:::
北館即時人數:
文物分類

量測類

鐘

台灣總督府水準儀

台灣總督府水準儀

經緯儀

經緯儀

太陽黑子觀測儀

太陽黑子觀測儀

水準儀

水準儀

圖根補點(小鋼釘)

圖根補點(小鋼釘)

計程車表

計程車表

不銹鋼鑽孔式圖根點

不銹鋼鑽孔式圖根點

計算尺

計算尺

計程車表

計程車表

日本Tamaya轉鏡水準儀

日本Tamaya轉鏡水準儀

道釘(大)

道釘(大)

道釘(小)

道釘(小)

木樁

木樁

滿洲Sokkisha水準儀

滿洲Sokkisha水準儀

經緯儀

經緯儀

美國K&E水準儀

美國K&E水準儀

轉鏡水準儀

轉鏡水準儀

德國Carl Zeiss Jena平台儀

德國Carl Zeiss Jena平台儀

經緯儀

經緯儀

望遠鏡式手持水準儀

望遠鏡式手持水準儀

英國Cooke, Troughton & Simms經緯儀

英國Cooke, Troughton & Simms經緯儀

線狀基線尺

線狀基線尺

覘孔式手持角度規

覘孔式手持角度規

日本潛望式經緯儀

日本潛望式經緯儀

經緯儀

經緯儀

BC3解析製圖儀

BC3解析製圖儀

天文子午儀

天文子午儀

NIKON電子測距經緯儀(DTM430)

NIKON電子測距經緯儀(DTM430)

NIKON電子測距經緯儀(DTM430)

NIKON電子測距經緯儀(DTM430)

SOKKIA電子測距經緯儀(SET3F)

SOKKIA電子測距經緯儀(SET3F)

SOKKIA電子測距經緯儀(SET3B)

SOKKIA電子測距經緯儀(SET3B)

衛星接收儀

衛星接收儀

全自動溫溼度記錄器

全自動溫溼度記錄器

熱電偶感溫記錄器

熱電偶感溫記錄器

檢壓計

檢壓計

離子分析計

離子分析計

電子天平

電子天平

氣相層析儀

氣相層析儀

黏度計

黏度計

分析天平

分析天平

菌落計算器

菌落計算器

離心式空氣採樣器

離心式空氣採樣器

空氣塵埃測定器

空氣塵埃測定器

分光光度計

分光光度計

高壓液相層析儀(HPLC)

高壓液相層析儀(HPLC)

天平(雙臂)

天平(雙臂)

紫外光可見光分光光譜儀

紫外光可見光分光光譜儀

抑菌測定器

抑菌測定器

台秤(100公斤磅秤)

台秤(100公斤磅秤)

美國Gurley工程水準儀

美國Gurley工程水準儀

號碼球量測器〈電子式〉

號碼球量測器〈電子式〉

數位式號碼球直徑測量器

數位式號碼球直徑測量器

桿秤

桿秤

ZEISS GPS  衛星接收儀

ZEISS GPS 衛星接收儀

NOVATEL衛星接收儀

NOVATEL衛星接收儀

萊思康計算機

萊思康計算機

對講機

對講機

工具袋

工具袋

平板鑲鋁片紙

平板鑲鋁片紙

補正式求積儀

補正式求積儀

電子式求積儀

電子式求積儀

比例尺

比例尺

四等三角點水泥樁

四等三角點水泥樁

圖根點水泥樁

圖根點水泥樁

四等控制點水泥樁

四等控制點水泥樁

都市計畫樁

都市計畫樁

圖根點塑膠樁(大)

圖根點塑膠樁(大)

圖根點塑膠樁(小)

圖根點塑膠樁(小)

土地界標塑膠樁

土地界標塑膠樁

計程車表

計程車表

計程車表

計程車表

捲尺

捲尺

桿秤組

桿秤組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瓦斯表

電解分析儀

電解分析儀

暗房鐘

暗房鐘

濃度計-柯達

濃度計-柯達

硬度實驗機

硬度實驗機

轉鏡水準儀

轉鏡水準儀

計算尺

計算尺

大型三軸壓縮試驗儀

大型三軸壓縮試驗儀

電動土壤夯實機

電動土壤夯實機

三軸試體搬運車

三軸試體搬運車

大森式水平地震儀

大森式水平地震儀

威赫式地震儀(垂直)

威赫式地震儀(垂直)

威赫式地震儀(水平)

威赫式地震儀(水平)

大森式二倍強震儀

大森式二倍強震儀

臺式簡單地震儀

臺式簡單地震儀

石本式加速度地震儀

石本式加速度地震儀

鐘

所在位置:4F 衣技織長

特色:
早期發條時鐘日本製較多,年齡至少有40至60年了.單擺的擺盪在某一擺幅範圍內,亦即不太大也不太小時,擺盪一次所需要的時間相同. 過去鐘擺式的時鐘就是利用擺的規律運動讓時鐘的指針以穩定的速率移動.

台灣總督府水準儀

台灣總督府水準儀

所在位置:6F 台灣工業史蹟館
年份:1890

功能用途:
水準儀俗稱平水鏡,主要用於土地之水平面度量。主要部分有望遠鏡,鏡底連接一轉盤使其能做360度旋轉。轉盤下有一塊三角板,板與盤間的三角位置附有可以旋轉的三顆螺絲,用以校正望遠鏡的水平面。而望遠鏡上方有一球型水平尺,可初略調校水平面,另有一小型水平尺搭配校正。

特色:
美國Gurley於19世紀末所製,原廠史中最大型者,前後伸展可達23英吋,一等水準網控制之用,唯外箱已失,單位不可考,然確係與總督府儀器同批。 日據時代,日本採「工業台灣、農業南洋」政策積極開發台灣,當時土地改革乃是確認納稅與交易的重要基礎。「水準儀」做為檢測垂直、待測物傾斜方向與角度的測量工具,對於日據時代的基礎建設貢獻良多,不僅讓土地細目及所有權更加清楚,也使得當時的台灣地政業務更具現代規模。依據購藏文件所示增列俗名「台灣總督府一等精密水準儀」(2009年8月)

經緯儀

經緯儀

所在位置:6F 台灣工業史蹟館

功能用途:
日治時代,日本採「工業台灣、農業南洋」政策積極開發台灣,當時土地改革乃是確認納稅與交易的重要基礎。「經緯儀」做為三角測量、量度水準及垂直角度的測量工具,對於日治時代的基礎建設貢獻良多,不僅讓土地細目及所有權更加清楚,也使得當時的台灣地政業務更具現代規模。

特色:
此機為大地測量專用,主為三角網之測量,附有跨水準器,表明可作基本天文觀測,煤油照明燈亦表明夜間三角測量,可確定為極高等級之儀器。「臨時台灣總督府工事部」,經學者提供之資料雖為1910年代之單位,但此機之機號與「AT-1」項之天文經緯儀相連,(在其之前),為19世紀末之儀器,在使用十餘年之後,再調撥至「臨時工事部」並於外箱上烙下火印,因外箱上有三處不易辨識之火印,其二已被刻意遮蓋, (大小與AT-1之民政局.土木課火印尺寸完全相同),另一處為「土木局」。 故本儀器之原始單位歸屬應為民政局.土木課→土木局→臨時工事部,應為允當。為極珍貴之儀器!

太陽黑子觀測儀

太陽黑子觀測儀

所在位置:B1 開放式典藏庫

功能用途:
太陽黑子觀測分為直視法與投射法2種,本機是交通部電波研究所1967年於桃園設置的投射法太陽黑子觀測設備。原理是在望遠鏡的目鏡上裝投射板,觀察投射在投射板上的太陽像,觀察太陽表面出現的黑子數量或面積,預測太陽活動對電離層狀態的影響,以監測短波通訊品質。

水準儀

水準儀

所在位置:6F 台灣工業史蹟館

功能用途:
水準儀俗稱平水鏡,主要用於土地之水平面度量。主要部分有望遠鏡,鏡底連接一轉盤使其能做360度旋轉。轉盤下有一塊三角板,板與盤間的三角位置附有可以旋轉的三顆螺絲,用以校正望遠鏡的水平面。而望遠鏡上方有一球型水平尺,可初略調挍水平面,另有一小型水平尺搭配校正。

特色:
土木局第2號儀器,推測應為早期(明治34-36年/西元1901-1903年)土木局之儀器。此儀器為美國Gurley廠之15英吋二等水準儀。

圖根補點(小鋼釘)

圖根補點(小鋼釘)

所在位置:6F 台灣工業史蹟館
年份:約2007

功能用途:
用於標示圖根補點

特色:
埋設於水泥等堅硬地面

計程車表

計程車表

所在位置:4F 多寶格
年份:民國69年

功能用途:
計程車計費用

特色:
本件計程車表是臺灣早期使用的機械式計程車表(之後被電子式計程車表取代),見證臺灣地區度量衡器(計程車計費表)的演變與發展。

不銹鋼鑽孔式圖根點

不銹鋼鑽孔式圖根點

所在位置:6F 台灣工業史蹟館
年份:約2007

功能用途:
用於標示圖根點

特色:
埋設於水泥等堅硬地面

計算尺

計算尺

所在位置:4F 多寶格
年份:1970

功能用途:
使用對數原理的模擬類型計算工具,大多數用於三角函數,對數,平方根,立方根等的乘法和除法以及計算。

特色:
算尺(slide rule),或計算尺,即對數計算尺,是一種類比電腦,通常由三個互相鎖定的有刻度的長條和一個滑動窗口(稱為游標)組成。在1970年代之前使用廣泛,之後被電子計算機所取代,成為過時技術。 多數算尺由三個直條組成,平行對齊,互相鎖定,使得中間的條能夠沿長度方向相對於其他兩條滑動。外側的兩條是固定的,使得它們的相對位置不變。有些算尺("雙面"型)在尺和滑杆的兩面都有刻度,有些在外條的單面和滑杆的兩面有刻度,其餘的只有一面有刻度("單面"型)。一個滑動標記有一個或多個豎直的對齊線用於在任何一個刻度上記錄中間結果,也可用來找出不相鄰的刻度上的對應點。 最基本的形式中,算尺用兩個對數標度來作乘法除法這種在紙上進行既費時又易出錯的常見運算。算尺本身只提供結果的數字序列,用戶通過估計決定小數點在結果中的位置來獲得最終結果。在包含加減乘除的計算中,加減通常在紙上進行,而非算尺上。更複雜的算尺可以進行其他計算,例如平方根,指數,對數,和三角函式。通常,數學計算通過把滑動杆上的記號和其他固定杆上的的記號對齊來進行,結果通過觀察杆子上的其他記號的相對位置來讀出。 外盒有"SUN HEMMI BAMBOO SLIDE RULE "字樣。經查Hemmi Bamboo Slide Rule Company Ltd.是日本最早製作且最知名的計算尺的公司(http://sliderulemuseum.com/Hemmi.htm),成立於1895年。雙面型,在尺和滑杆的兩面都有刻度。尺身上有"SUN HEMMI NO.157 "字樣,是機械工程用的計算尺。本館已典藏另2支計算尺也是同公司生產 但編號為255、257(化學工程用) 因此兩者刻度符號等皆有所差異。

計程車表

計程車表

所在位置:4F 多寶格

功能用途:
計程車計費用

特色:
台灣早期使用的機械式計程車里程計費表。由表面服務處5碼的室內電話七七二六二推測,它的年代介於1950-1960之間。早期計程車計費表為機械式的,大約在民國50年前開始使用,民國76年後即全面換發電子式計費表。機械式計費表與現今電子式的計費表一樣都需經過檢驗合格通過方可營業使用。一般計程車表出廠時需經過兩道檢驗程序以確保計程車計價準確性。第一道為出廠時的定置檢定,檢驗合格時會在計費表上加上合格鉛封,第二道為每年的輪行檢定,裝置完成的計程車表經檢定合格後加上合格鉛封。

日本Tamaya轉鏡水準儀

日本Tamaya轉鏡水準儀

所在位置:B1 開放式典藏庫
年份:36,4月美軍總部移交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水準測量

特色:
1.軍方「測量儀器登記片」記載「Y level, 36,4月美軍總部移交,日王屋製所,3549」2.外箱編號3549,標籤有株式會社玉屋商店字樣,有貼紙書寫日製水準儀 3.無箱內標籤 4.該日製儀器為民國36年軍方接收,但不能確認為滿洲國時期使用 5.

道釘(大)

道釘(大)

所在位置:6F 台灣工業史蹟館
年份:約2007

功能用途:
用於馬路上標示圖根點

特色:
埋設於泥土地面

道釘(小)

道釘(小)

所在位置:6F 台灣工業史蹟館
年份:約2007

功能用途:
用於馬路上標示圖根點

特色:
埋設於泥土地面

木樁

木樁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2007

功能用途:
用於標示圖根補點

特色:
埋設於泥土地面

滿洲Sokkisha水準儀

滿洲Sokkisha水準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00-1945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水準測量。

特色:
1.軍方「測量裝備修理記錄卡」記載「水準儀,Sokkisha,7733」 2.外箱編號7733 ,有廠牌標籤「滿洲測機舍製Sokkisha」 3.該日製儀器外箱標示滿洲,為滿洲產或可能為滿洲國時期使用。 這件水準儀是國民政府時期國軍接收自日本的測量儀器,並於之後在臺灣為國軍作為測量使用。由機身上的「滿洲測機舍製Sokkisha」及外箱標示「滿洲」推斷,這件水準儀應為國民政府時期日本於滿洲地區使用或於滿州產製。

經緯儀

經緯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00-1945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角度測量

特色:
雖無任何證據證明其年代,但依外觀應與本批其他物件同期或相近

美國K&E水準儀

美國K&E水準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00-1945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水準測量

特色:
1.木箱內有製造廠商標示單「KEUFFEL & ESSER Co. New York, Hoboken N. J. Drawing materails, surveying instruments, measuring tapes, No. 5025」2.機身上有「KEUFFEL & ESSER Co. New York 30253」3.外箱有「福建陸地測量局貳等水準儀第 號」字樣 4.外箱標籤有「05-0243,K&E水準儀,30253」字樣 5.由外箱文字與原廠標示單可佐證本件與本批其他物件同期或相近

轉鏡水準儀

轉鏡水準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水準測量

特色:
1.軍方「測量儀器登記片」記載「轉鏡水準儀 Y level, 36,1偽浙局移交,8780」2.外箱有貼紙書寫加理水準儀 3. 外箱有「浙 局 水準儀第 號」字樣

德國Carl Zeiss Jena平台儀

德國Carl Zeiss Jena平台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20世紀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地形測量

特色:
1.機身上有「CARL ZEISS JENA」「Kapre. I Nr.35401」字樣 2.無其他證據證明其年代或意義,但依外觀應仍有一定年代 3.原蒐藏者表示此儀器為測量學校德式教導裝備

經緯儀

經緯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00-1944

功能用途:
這件經緯儀是國軍接收自「偽蘇局」用於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角度測量儀器,並於之後在台灣為國軍作為測量使用。 由外箱內「軍令部第四廳儀器檢查表」記載之「33.10.15填」推斷,這件經緯儀應為國民政府時期由國軍接收取得。

特色:
1.箱內「軍令部第四廳儀器檢查表」記載「□□經緯儀」「英國亙癡廠」「1603」「偽蘇局移交」2.由檢查表可佐證本件與本批其他物件同期或相近

望遠鏡式手持水準儀

望遠鏡式手持水準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895-1945

功能用途:
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林學部」及「農專」用於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水準測量

特色:
1.外箱標示「林學部」,財產牌「農專CL 834 No 4」2.機身漆「CL 834 No 4」3.本件應為日人移交,前一手為林學部或某農專 4.由外箱標示佐證為日據時期使用

英國Cooke, Troughton & Simms經緯儀

英國Cooke, Troughton & Simms經緯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22-1963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角度測量

特色:
1.機身上有「COOKE, TROUGHTON & SIMMS, Ltd. LONDON & YORK. No.34005」字樣 2.無證據證明意義,但經查該公司1922更名為COOKE, TROUGHTON & SIMMS, Ltd. 1963再改為Vickers Instruments, Ltd, 因此年代為1922-1963

線狀基線尺

線狀基線尺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基線測量, 三角測量, 距離測量等 地籍測量實施規則第四十四條: 基線長度應以電子測距儀或銦鋼基線尺測定之。 因瓦基線尺量距 因瓦基線尺是用溫度膨脹係數很小的因瓦合金鋼製造的線狀尺或帶狀尺。用它測量距離的誤差很小。主要用於丈量三角網的基線和其他高精度的邊長。常用的線狀尺長24米﹐鋼絲直徑為1.65毫米﹐線尺兩端各連接一個有毫米刻劃的分劃尺﹐分劃尺刻度範圍為80毫米。作業時用10公斤的重錘通過滑輪引張﹐使尺子呈懸鏈線形狀。這時線尺兩端分劃尺上同名刻劃線間的直線距離﹐即懸鏈線的弦長﹐是線尺的工作長度。用因瓦基線尺丈量距離的精度可達1/1000000(資料來源: 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特色:
1.箱內「軍令部測量□隊儀器檢查表」記載「中華民國33年11月」「線狀基線尺,原廠編號No.9-13」「來源及日期:鄂局於22年9月購置」。 這件線狀基線尺是國民政府時期所購置,在大陸作為基線測量之用。是否曾在台灣使用則尚待考證。

覘孔式手持角度規

覘孔式手持角度規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角度量測

特色:
本件雖無任何證據證明其來源, 但由外觀及構造可知應有相當年代, 可能與本批之望遠鏡式手持水準儀同時期

日本潛望式經緯儀

日本潛望式經緯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角度測量

特色:
1.軍方「測量儀器登記片」記載「日式30"讀經緯儀 J type 30" transit 廠號2646」「36.4美軍總部移交」2.箱內廠牌標籤「No.2646, 昭和18年6月製,東京光學機械株式會社」3.外箱軍方標籤「30"日製潛望式經緯儀 2646」,漆有編號5802 2646 4.機身標有「19*15。TOKO及標誌 No.2646」

經緯儀

經緯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角度測量

特色:
1.軍方「聯勤測量儀器登記卡」記載「普通經緯儀 廠號:編角1 」2.外箱軍方標籤「60"編角經緯儀 」3.無法證明廠牌

BC3解析製圖儀

BC3解析製圖儀

所在位置:B1 開放式典藏庫
年份:約1989

功能用途:
解析為全數值化處理的方式, 方法為將一屬於立體座標量測儀類型的儀器與電子計算機相連, 利用共線式作左右相片上共軛像點與相應模型點間之及時投影轉換計算後, 立刻驅動承像盤, 組成立體模型, 所量得之數值資料由電子計算機儲存, 或接繪圖機繪出圖形. 本儀器作為航空攝影照片立體校正用. 用以繪製立體圖, 數值地形圖, 組成正射相片圖, 產生數值高程模型檔.

特色:
本機型之前一代(C100)為解析製圖儀首次與電腦結合之機型, 取代原機械式之繪圖法

天文子午儀

天文子午儀

所在位置:B1 開放式典藏庫
年份:約1920年

功能用途:
1.子午線測量. 位於上海天文博物館與本儀器同型之帕蘭子午儀(1925年購于法蘭西巴黎),曾參加1926年和1933年兩次國際經度聯測. 2.時間校正. 子午儀所要記錄的是恆星經過子午線的時間。如果把某顆恆星穿越子午線的時間定義為中午12點,下一顆經過時定義為12點零5分,一天文鐘與子午儀測得的時間稍有出入,科學家們就得按照子午儀的測量結果對天文鐘進行校正。 3.經度測量. 由於世界各國地方時間之差直接反映出地理經度之差,所以透過各國子午儀測時的綜合比較,還可以用以測定地理經度。例如某地沒有正確經緯座標, 以子午儀觀測可計算出座標.

特色:
1.本儀器與位於上海天文博物館之帕蘭子午儀外觀極為相似, G. Prin應即為帕蘭, 故可推斷是1920--1930年代與國際經度聯測同型, 同功能之儀器 (http://jeffreyhsu.org/Onair/162.htm). 2.儀器擁有者表示, 此儀器為1920年間,法國Gautier公司出口3套G. Prin Paris子午儀至中國之1件,其中2台交予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安置於上海徐家匯、佘山天文台,執行國際經度聯合測定,第3台售予蔣介石國民政府之國防部測量局,由天文觀測所架設於南京市大石橋觀測站,執行軍方大地天文測量任務。購價為40000銀元, 約合當時大學教授300年之薪資,屬當時蔣介石政府重大投資方案之一、國家珍貴資材。抗戰勝利後該儀器安置於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子午儀室以恢復天文測量,時約為1945年底。1948年底軍方將該儀器及測量單位其他重要設備如Wild T2、T3等集中運往台灣。抵台後運往台灣省台中市振興路178號測量學校安置,後並設置簡易天文觀測室,由尹鐘奇教授天文觀測學,至測量學校改編入「中正理工學院測量系」、1969年另購瑞士WILD Heerbrugg T-4天文經緯儀後始封存停用。1985年拍賣,輾轉後為其收藏保存。 3.經度測量之演進, 由早期之子午儀(本儀器), 演變為T2, T3, T4, Transit system, 乃至現今之GPS, 該子午儀在天文觀測歷史上居重要地位(原聯勤測量隊長王偉強). 4. 該儀器為國家級儀器, 且在台灣應只有該具 (原聯勤測量隊長王偉強). 5.清大歷史所黃一農教授(專長科學史, 研究興趣及於天文), 表示:以該儀器外觀而言, 該儀器應非偽造, 現階段也應無人能偽造.

NIKON電子測距經緯儀(DTM430)

NIKON電子測距經緯儀(DTM430)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98年購入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角度測量與距離測量, 實際擔任台灣之地籍圖重測, 法院鑑測, 基本控制測量等

特色:
屬於光波測距經緯儀, 結合角度測量與距離測量

NIKON電子測距經緯儀(DTM430)

NIKON電子測距經緯儀(DTM430)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98年購入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角度測量與距離測量, 實際擔任台灣之地籍圖重測, 法院鑑測, 基本控制測量等

特色:
屬於光波測距經緯儀, 結合角度測量與距離測量

SOKKIA電子測距經緯儀(SET3F)

SOKKIA電子測距經緯儀(SET3F)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94年購入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角度測量與距離測量, 實際擔任台灣之地籍圖重測, 法院鑑測, 基本控制測量等

特色:
屬於光波測距經緯儀, 結合角度測量與距離測量

SOKKIA電子測距經緯儀(SET3B)

SOKKIA電子測距經緯儀(SET3B)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94年購入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角度測量與距離測量, 實際擔任台灣之地籍圖重測, 法院鑑測, 基本控制測量等

特色:
屬於光波測距經緯儀, 結合角度測量與距離測量

衛星接收儀

衛星接收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95年購入

功能用途:
這件衛星接收儀是內政部土地測量局於1995至2006年使用於大地測量與國家基本控制測量作業之控制點測量之用。 衛星接收儀 接收GPS衛星電碼與載波相位,做距離量測。

特色:
是現行國家基本控制測量作業中,接收GPS衛星電碼的基本設備。

全自動溫溼度記錄器

全自動溫溼度記錄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屬毛髮式,需更換記錄紙

熱電偶感溫記錄器

熱電偶感溫記錄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採熱電偶式記錄

檢壓計

檢壓計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此器具是早期簡易型檢壓器,木板左邊是水銀及刻度,右邊是抽氣管連接到真空機及待測物上

特色:
木器構造簡單,使用上相當方便

離子分析計

離子分析計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用於檢測溶液內離子濃度

特色:
為榮民製藥廠實驗室進口儀器之一

電子天平

電子天平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秤重用

特色:
電子式。原為榮民製藥廠實驗室所用。

氣相層析儀

氣相層析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檢測樣氣體成分

特色:
為榮民製藥廠實驗室進口儀器之一

黏度計

黏度計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檢測分析溶液稠稀度

分析天平

分析天平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商品管理機關檢驗設備

特色:
秤重用,為舊式旋鈕式分析天平,目前已被新式全自動機型所取代。

菌落計算器

菌落計算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透過放大鏡可直接用肉眼觀察計算微生物實驗中的細菌數量

特色:
為榮民製藥廠實驗室進口儀器之一

離心式空氣採樣器

離心式空氣採樣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用於分析採樣氣體成分

特色:
為榮民製藥廠實驗室進口儀器之一

空氣塵埃測定器

空氣塵埃測定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測定分析空氣粒徑大小

分光光度計

分光光度計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可測物品的析光度與透光度,利用此性質作藥品含量成分分析

特色:
屬老式機種

高壓液相層析儀(HPLC)

高壓液相層析儀(HPLC)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實驗時要用針筒將待測物注入儀器管路內,分有幫浦,記錄器等部件

特色:
本機為當時國內製藥業進口這種儀器之第一台

天平(雙臂)

天平(雙臂)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秤重用

特色:
舊式天平,秤藥用儀器

紫外光可見光分光光譜儀

紫外光可見光分光光譜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分析藥品成分儀器

抑菌測定器

抑菌測定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使用方法為先在六個培養皿上培養細菌,後投入廠內生產之藥品,而看它的抑菌圈有多大,作實驗時分別以六種不同濃度為實驗數據

特色:
常作為測量抗生素的抑菌圈有多大的效果判定,廠內又俗稱為抗生素圈讀數據

台秤(100公斤磅秤)

台秤(100公斤磅秤)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秤重用

特色:
秤實驗室所需原料重量用。本台秤製造商為台灣早期頗具知名度度量衡生產工廠.

美國Gurley工程水準儀

美國Gurley工程水準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00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水準測量

特色:
1.本儀器為95年購藏國府時代儀器同批之文物 (廠商原提報 但漏未購藏) 2.機身上有W. & L. E. Gurley Troy, N. Y.字樣 無編號 按該公司1900年代以前出產的產品無編號(林崇熙, 1997, 歷史性測量儀器之典藏研究) 本水準儀之年代不晩於1900年, 具有稀少性 國軍於二次大戰後接收日本佔領區(福建)之美製測量儀器, 具有稀少性. 3.本館典藏大宗之ㄧ為量測類,所典藏之W. & L. E. Gurley 中無此型之機型, 可豐富量測類藏品. 4.臨勤測量隊隊史室藏有該隊1920年代外觀型式極為相似之機型(林崇熙, 1997), 亦為本水準儀年代之佐證.

號碼球量測器〈電子式〉

號碼球量測器〈電子式〉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各種彩球量測用儀器

特色:
中華民國首次(民國91年1月)全面性發行公益彩券(電腦型、立即型與傳統型同時發行),各種彩球量測用儀器。

數位式號碼球直徑測量器

數位式號碼球直徑測量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各種彩球量測用儀器

特色:
中華民國首次(民國91年1月)全面性發行公益彩券(電腦型、立即型與傳統型同時發行),各種彩球量測用儀器。

桿秤

桿秤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60年代

功能用途:
市面上一般秤重用

特色:
依長度或可秤重量,桿秤在臺灣民間的稱呼不太一樣,本件為「量仔」,是大型的桿秤,最大秤量80公斤,用來秤重物,如大豬公、稻穀、籠裝的香蕉等。

ZEISS GPS  衛星接收儀

ZEISS GPS 衛星接收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97購入

功能用途:
大地測量 國家基本控制測量作業 接收GPS衛星電碼與載波相位 定位測點座標與做距離量測

特色:
內政部土地測量局於1996至2002年使用於地籍圖重測四等控制測量作業之用,為天線盤與主機整合模式的機種。

NOVATEL衛星接收儀

NOVATEL衛星接收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99購入

功能用途:
大地測量 國家基本控制測量作業 接收GPS衛星電碼與載波相位 定位測點座標與做距離量測

特色:
內政部土地測量局於1999至2006年使用於地籍圖重測控制測量作業之用。

萊思康計算機

萊思康計算機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96購入

功能用途:
用於與經緯儀連線,計算坐標、角度、距離及充當記錄器等

特色:
約使用於1996至1999年之間,後來被PDA取代而停用。本項文物為土地測量特殊型式,程式設計專為土地測量使用。

對講機

對講機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96購入

功能用途:
測量員出外測量時小組成員間之通訊連絡工具

特色:
常為測量儀器操作者與持標竿者聯繫之用

工具袋

工具袋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96購入

功能用途:
測量員隨身工具袋,進行測量外業帶出使用

特色:
測量員現在仍使用此工具袋與工具組

平板鑲鋁片紙

平板鑲鋁片紙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80購入

功能用途:
1980至1990年代繪製地籍原圖使用之紙

特色:
圖紙夾層中鑲有鋁片,以使圖紙不會伸縮。更早期圖紙不嵌鋁片,圖紙容易變形。1985年代以後採用數值法測量與繪製地圖,此種圖紙逐漸停用。

補正式求積儀

補正式求積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80購入

功能用途:
早期(約1970-1985年)用於計算地圖上區域面積的工具

特色:
機械式操作。使用時此歸繞區域邊長,求出面積。實務作業需做3次,以求精確。

電子式求積儀

電子式求積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90購入

功能用途:
後期(1985年之後)用於計算地圖上區域面積的工具

特色:
使用時此歸繞區域邊長,自動得出面積。

比例尺

比例尺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2000購入

功能用途:
繪製測量成果圖使用

特色:
(1/100--1/600)

四等三角點水泥樁

四等三角點水泥樁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80

功能用途:
用於標示四等三角點

特色:
辦理平面控制測量時,埋設測量標,作為平面位置控制使用,1992年前,共分為1 2 3 4等四級3角點 1992年後以GPS衛星接收儀測設控制點 改稱為衛星控制點 也分為四級 台灣省地政處時期(1998年之前)用品,

圖根點水泥樁

圖根點水泥樁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2007

功能用途:
用於標示圖根點,埋設於泥土地面

特色:
地籍三角點依測量精度分為主、次、圖、補四級 「圖」即為圖根點

四等控制點水泥樁

四等控制點水泥樁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2007

功能用途:
用於標示四等控制點,埋設於泥土地面

特色:
1992年後以GPS衛星接收儀測設控制點 稱為衛星控制點 也分為1 2 3 4等四級

都市計畫樁

都市計畫樁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96

功能用途:
用於標示都市計畫樁位,埋設於泥土地面

特色:
依都市計畫由地方政府施測埋設,包括道路中心樁、界樁等。都市計畫樁之測定,依已知之三角點、導線點、水準點施測。台灣省地政處時期(1998年之前)用品,

圖根點塑膠樁(大)

圖根點塑膠樁(大)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96

功能用途:
用於標示圖根點,埋設於泥土地面

特色:
地籍三角點依測量精度分為主、次、圖、補四級 「圖」即為圖根點 台灣省地政處時期(1998年之前)用品,塑膠椿方便攜帶 常用於山上之測量

圖根點塑膠樁(小)

圖根點塑膠樁(小)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1996

功能用途:
用於標示圖根點,埋設於泥土地面

特色:
地籍三角點依測量精度分為主、次、圖、補四級 「圖」即為圖根點 台灣省地政處時期(1998年之前)用品,塑膠椿方便攜帶 常用於山上之測量

土地界標塑膠樁

土地界標塑膠樁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2007

功能用途:
用於標示每筆宗地之界址點

特色:
埋設於泥土地面 地籍圖重測或鑑界後埋設

計程車表

計程車表

所在位置:4F 多寶格

功能用途:
計程車計費用

特色:
台灣早期使用的機械式計程車里程計費表。

計程車表

計程車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計程車計費用

特色:
計程車所提供的運輸服務較一般大眾運輸便利,是現代都市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其計程車計費表是否準確是計程車業者與乘客共同關心的焦點。早期計程車計費表為機械式的,大約在民國50年前開始使用,民國76年後即全面換發電子式計費表。機械式計費表與現今電子式的計費表一樣都需經過檢驗合格通過方可營業使用。一般計程車表出廠時需經過兩道檢驗程序以確保計程車計價準確性。第一道為出廠時的定置檢定,檢驗合格時會在計費表上加上合格鉛封,第二道為每年的輪行檢定,裝置完成的計程車表經檢定合格後加上合格鉛封。因此一般消費者在檢視計程車計費表是否遭到改裝,可由兩種簡便方法來辨認:1.檢查外觀,包括是否貼有檢定合格單,是否在合格有效期限內、計費表各數字顯示有無缺劃等異常現象。2.檢視計費表的鉛封是否完整未斷損。 計程車計費表是度量衡器檢定檢查辦法規定應經檢定之法定度量衡器之一,以確保交易公平。由這個計程車計費表表面服務處5碼的室內電話七七二六二推測,它的年代介於1950-1960之間。它原為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所有,2001年它被捐贈給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典藏。

捲尺

捲尺

所在位置:4F 多寶格

功能用途:
日據時期長度檢定用的標準器

特色:
早期的捲尺以布做材料,稱為布尺。布尺使用久了會不準確,因此需要檢定,以確定其合乎國家標準,市場交易才不致因度量不準確而產生糾紛。 「檢定用第一捲尺」是由日據時期留下來迄今,日據時期及台灣光復早期台灣省度量衡檢定所用來檢定布尺精確度的檢驗器具。捲尺上的「檢定用」表示是該所攜出該器具到外面執行檢定;「第一」表示是第一標準;而「第百八拾五號」則是捲尺的編號。

桿秤組

桿秤組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秤重用

特色:
這些桿秤是台灣1970年代之前民間交易常用的秤重工具,依不同的秤重重量使用不同大小或秤量的桿秤。台灣作家賴和的著作「一桿秤仔」裡所講的就是日據時期的桿秤。1945年台灣光復以後,桿秤依舊是當時民間主要衡器,一直到1970年代才被彈簧秤以及後來的電子秤所取代。這些桿秤的刻度不是公,制原為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所有,2001年捐贈給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典藏。桿秤是利用槓桿原理來測量重量。提勾是支點,受秤物是受力點,秤錘是施力點。在秤桿上移動秤錘,當秤桿達到平衡時,即可得到受秤物的重量。

瓦斯表

瓦斯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天然瓦斯計費用

特色:
美國American Meter Company製。

瓦斯表

瓦斯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天然瓦斯計費用

特色:
美國製。

瓦斯表

瓦斯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天然瓦斯計費用

特色:
又稱為氣量計

瓦斯表

瓦斯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天然瓦斯計費用

特色:
美國Singer製。

瓦斯表

瓦斯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天然瓦斯計費用

特色:
英國製。

瓦斯表

瓦斯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天然瓦斯計費用

特色:
又稱為氣量計

瓦斯表

瓦斯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天然瓦斯計費用

特色:
英國製。

瓦斯表

瓦斯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天然瓦斯計費用

特色:
日本品川製作所製。

瓦斯表

瓦斯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天然瓦斯計費用

特色:
日本品川製作所製。

瓦斯表

瓦斯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天然瓦斯計費用

特色:
英國製。

瓦斯表

瓦斯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天然瓦斯計費用

特色:
澳洲製。

電解分析儀

電解分析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約30年歷史

功能用途:
電解分析測量銅離子的含量

特色:
年代久遠,是古老的機型。

暗房鐘

暗房鐘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暗房設備,屬平版印刷技術所需設備之一。

特色:
可佈置展示情境。

濃度計-柯達

濃度計-柯達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測試照相製版底片的濃度,可控制品質,為製版照版重要工具。印刷色彩品管系統均需利用濃度計或分光光譜儀作為量測儀器以控制複製品的穩定性,提升印刷品質。

特色:
屬目測比對式。為柯達公司製造,配合另一台日本screen 公司製造之濃度計,可用來討論濃度測量的幾種模式。

硬度實驗機

硬度實驗機

所在位置:6F 台灣工業史蹟館
年份:1986購入

功能用途:
鋼板原料或產品硬度測試用.

特色:
手動. 電子指針式

轉鏡水準儀

轉鏡水準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民國36年軍方接收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水準測量

特色:
1.軍方「測量儀器登記片」記載「16" level, Made in J. 35,12,15接收敵偽,3868」2.外箱編號3868 ,有貼紙書寫日製水準儀 3.箱內標籤為15 inch Y-Level,昭和13年,製造號3845塗改為3868,株式會社王屋商店,蓋有管理部管理課字樣 4.軍方「測量儀器登記片」與箱內標籤所顯示的inch不同,疑為早期儀器放置於錯誤木箱 5.該儀器為民國36年軍方接收,但不能確認為日製滿洲國時期使用

計算尺

計算尺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70

功能用途:
使用對數原理的模擬類型計算工具,大多數用於三角函數,對數,平方根,立方根等的乘法和除法以及計算。

特色:
算尺(slide rule),或計算尺,即對數計算尺,是一種類比電腦,通常由三個互相鎖定的有刻度的長條和一個滑動窗口(稱為游標)組成。在1970年代之前使用廣泛,之後被電子計算機所取代,成為過時技術。 多數算尺由三個直條組成,平行對齊,互相鎖定,使得中間的條能夠沿長度方向相對於其他兩條滑動。外側的兩條是固定的,使得它們的相對位置不變。有些算尺("雙面"型)在尺和滑杆的兩面都有刻度,有些在外條的單面和滑杆的兩面有刻度,其餘的只有一面有刻度("單面"型)。一個滑動標記有一個或多個豎直的對齊線用於在任何一個刻度上記錄中間結果,也可用來找出不相鄰的刻度上的對應點。 最基本的形式中,算尺用兩個對數標度來作乘法除法這種在紙上進行既費時又易出錯的常見運算。算尺本身只提供結果的數字序列,用戶通過估計決定小數點在結果中的位置來獲得最終結果。在包含加減乘除的計算中,加減通常在紙上進行,而非算尺上。更複雜的算尺可以進行其他計算,例如平方根,指數,對數,和三角函式。通常,數學計算通過把滑動杆上的記號和其他固定杆上的的記號對齊來進行,結果通過觀察杆子上的其他記號的相對位置來讀出。 外盒有"SUN HEMMI BAMBOO SLIDE RULE "字樣。經查Hemmi Bamboo Slide Rule Company Ltd.是日本最早製作且最知名的計算尺的公司(http://sliderulemuseum.com/Hemmi.htm),成立於1895年。雙面型,在尺和滑杆的兩面都有刻度。尺身上有"SUN HEMMI NO.157 "字樣,是機械工程用的計算尺。本館已典藏另2支計算尺也是同公司生產 但編號為255、257(化學工程用) 因此兩者刻度符號等皆有所差異。

大型三軸壓縮試驗儀

大型三軸壓縮試驗儀

所在位置:B1 開放式典藏庫

特色:
有鑒於苗栗縣通霄苑裡兩鎮擁有大片良田,卻因水源缺乏情形嚴重,許多農地只能任其荒蕪。直至民國74年方由臺灣省水利局負責設計施工興建鯉魚潭水庫,主要工程有大壩、溢洪道、取出水工及後池堰等,於民國81年11月完工,供應用水每日22萬公噸,另供應景山溪下游之灌溉用水。 由於鯉魚潭水庫的興建地點,位於大安溪以北,此區屬於西部麓山帶地質區,多有紅土臺地礫石層、階地礫石層等以顆粒支持的礫岩為主的地層。當時未有可做此試驗之大型儀器,故由當時的臺灣省水利局(今經濟部水利署)特製「大型三軸壓縮試驗儀」,以配合鯉魚潭水庫調查評估工作,因此成為當時全國唯一為試驗礫石強度之大型三軸壓縮試驗儀。

電動土壤夯實機

電動土壤夯實機

所在位置:B1 開放式典藏庫

特色:
有鑒於苗栗縣通霄苑裡兩鎮擁有大片良田,卻因水源缺乏情形嚴重,許多農地只能任其荒蕪。直至民國74年方由臺灣省水利局負責設計施工興建鯉魚潭水庫,主要工程有大壩、溢洪道、取出水工及後池堰等,於民國81年11月完工,供應用水每日22萬公噸,另供應景山溪下游之灌溉用水。 由於鯉魚潭水庫的興建地點,位於大安溪以北,此區屬於西部麓山帶地質區,多有紅土臺地礫石層、階地礫石層等以顆粒支持的礫岩為主的地層。當時未有可做此試驗之大型儀器,故由當時的臺灣省水利局(今經濟部水利署)特製「大型三軸壓縮試驗儀」,以配合鯉魚潭水庫調查評估工作,因此成為當時全國唯一為試驗礫石強度之大型三軸壓縮試驗儀。

三軸試體搬運車

三軸試體搬運車

所在位置:B1 開放式典藏庫

特色:
有鑒於苗栗縣通霄苑裡兩鎮擁有大片良田,卻因水源缺乏情形嚴重,許多農地只能任其荒蕪。直至民國74年方由臺灣省水利局負責設計施工興建鯉魚潭水庫,主要工程有大壩、溢洪道、取出水工及後池堰等,於民國81年11月完工,供應用水每日22萬公噸,另供應景山溪下游之灌溉用水。 由於鯉魚潭水庫的興建地點,位於大安溪以北,此區屬於西部麓山帶地質區,多有紅土臺地礫石層、階地礫石層等以顆粒支持的礫岩為主的地層。當時未有可做此試驗之大型儀器,故由當時的臺灣省水利局(今經濟部水利署)特製「大型三軸壓縮試驗儀」,以配合鯉魚潭水庫調查評估工作,因此成為當時全國唯一為試驗礫石強度之大型三軸壓縮試驗儀。

大森式水平地震儀

大森式水平地震儀

所在位置:B1 開放式典藏庫
年份:1899

功能用途:
1899 年日本大森房吉博士所發明,由日本東京神田(Tokyo Kanda) ARES & Co.製造。1900 年 6 月裝設於台北測候所,開始加入 地震觀測行列,1988 年退役,是臺灣地區服役最長的地震儀。大森式水平地震儀(Omori horizontal seismograph),又稱為大森式 水平振子地動計(Omori horizontal pendulum seismograph) 、大森式水 平地動計、大森式地動計、大森式地動儀等,為臺灣服役最長的地震儀,採用長週期水平擺之水平地震儀,擺斜吊於高度約 110 cm 之支 柱,由長約 75 cm 之擺臂支撐。錘重 15 公斤左右,週期 10-25 秒, 1930 年以前無阻尼器(制振器)設備,各測震站僅裝設一部大森式水平 地震儀且均設定於東西向,倍率 6-20 倍。1930 年以後加裝電磁阻尼 器(electro-magnetic damper),阻尼值 2-3,磨擦值 0.3 以下,倍率 20 倍,二部相同之地震儀互成直角安裝而組成一組使用(東西向與南北 向),二次大戰結束後僅剩臺北與阿里山繼續使用此類型地震儀。因大森式水平地震儀週期長,適合於觀測遠地地震較長週期之振動,故專做遠地地震觀測之用。其對大地傾斜比較敏感,若將紀錄筒之轉速 減緩,可做為傾斜儀(tilt meter)之代用品,敏度在 T0=20 sec,V=20 倍 時,大地傾斜 1”其紀錄約為 1 cm。每 24 小時更換一次煙燻記錄紙, 記錄紙為 790x300 mm 雙面銅版紙。倍率較小及無垂直向是其缺點。

特色:
1899 年日本大森房吉博士所發明,由日本東京神田(Tokyo Kanda) ARES & Co.製造。1900 年 6 月裝設於台北測候所,開始加入 地震觀測行列,1988 年退役,是臺灣地區服役最長的地震儀。大森式水平地震儀(Omori horizontal seismograph),又稱為大森式 水平振子地動計(Omori horizontal pendulum seismograph) 、大森式水 平地動計、大森式地動計、大森式地動儀等,為臺灣服役最長的地震儀,採用長週期水平擺之水平地震儀,擺斜吊於高度約 110 cm 之支 柱,由長約 75 cm 之擺臂支撐。錘重 15 公斤左右,週期 10-25 秒, 1930 年以前無阻尼器(制振器)設備,各測震站僅裝設一部大森式水平 地震儀且均設定於東西向,倍率 6-20 倍。1930 年以後加裝電磁阻尼 器(electro-magnetic damper),阻尼值 2-3,磨擦值 0.3 以下,倍率 20 倍,二部相同之地震儀互成直角安裝而組成一組使用(東西向與南北 向),二次大戰結束後僅剩臺北與阿里山繼續使用此類型地震儀。因大森式水平地震儀週期長,適合於觀測遠地地震較長週期之振動,故專做遠地地震觀測之用。其對大地傾斜比較敏感,若將紀錄筒之轉速 減緩,可做為傾斜儀(tilt meter)之代用品,敏度在 T0=20 sec,V=20 倍 時,大地傾斜 1”其紀錄約為 1 cm。每 24 小時更換一次煙燻記錄紙, 記錄紙為 790x300 mm 雙面銅版紙。倍率較小及無垂直向是其缺點。

威赫式地震儀(垂直)

威赫式地震儀(垂直)

所在位置:B1 開放式典藏庫
年份:1968

功能用途:
埃米爾.威赫發明,台灣地區只有台北測候所安裝的威赫式地震儀為德國哥廷根(Göttingen) Spindler & Hoyer 製造,其後陸續安裝的威赫式地震儀為日本東京 ARES &CO.所製作的複製版,1968 年嘉義測候所安裝之威赫式水平 向地震儀為台灣臺興機械廠製造的複製版。此次組裝的水平向地震儀 即為 1928 年安裝於台北測候所德國出廠的地震儀。威赫式地震儀自1928年至1988年間為臺灣地區日治時期觀測地震的主力地震儀,適合觀測微小之近地地震,對遠地地震初期微動之觀測亦甚良好。1928年於臺北測候所裝置第一部威赫式地震儀(水平及垂直),並陸續設置於全臺其他測站。基本倍率70-80倍,固有週期4.5-5.5秒,採用圓筒型空氣阻尼器(或稱制振器或衰減器),阻尼值7-9。旋轉一周約20分鐘,並向左偏移約2 mm,每12小時更換一次記錄紙。威赫式水平向地震儀係利用倒立擺之原理,將擺之運動分為南北向與東西向二個成分,記錄在同一煙薰記錄紙上,錘重200公斤。威赫式垂直向地震儀採用尤恩(Ewing)型懸吊擺,錘重80公斤,採用彈簧為還原力,溫度變化時描針常有偏移現象,為防止描針之偏移,附有溫度補正裝置,並以木箱覆蓋之。

特色:
埃米爾.威赫發明,台灣地區只有台北測候所安裝的威赫式地震儀為德國哥廷根(Göttingen) Spindler & Hoyer 製造,其後陸續安裝的威赫式地震儀為日本東京 ARES &CO.所製作的複製版,1968 年嘉義測候所安裝之威赫式水平 向地震儀為台灣臺興機械廠製造的複製版。此次組裝的水平向地震儀 即為 1928 年安裝於台北測候所德國出廠的地震儀。威赫式地震儀自1928年至1988年間為臺灣地區日治時期觀測地震的主力地震儀,適合觀測微小之近地地震,對遠地地震初期微動之觀測亦甚良好。1928年於臺北測候所裝置第一部威赫式地震儀(水平及垂直),並陸續設置於全臺其他測站。基本倍率70-80倍,固有週期4.5-5.5秒,採用圓筒型空氣阻尼器(或稱制振器或衰減器),阻尼值7-9。旋轉一周約20分鐘,並向左偏移約2 mm,每12小時更換一次記錄紙。威赫式水平向地震儀係利用倒立擺之原理,將擺之運動分為南北向與東西向二個成分,記錄在同一煙薰記錄紙上,錘重200公斤。威赫式垂直向地震儀採用尤恩(Ewing)型懸吊擺,錘重80公斤,採用彈簧為還原力,溫度變化時描針常有偏移現象,為防止描針之偏移,附有溫度補正裝置,並以木箱覆蓋之。

威赫式地震儀(水平)

威赫式地震儀(水平)

所在位置:B1 開放式典藏庫
年份:1968

功能用途:
埃米爾.威赫發明,台灣地區只有台北測候所安裝的威赫式地震儀為德國哥廷根(Göttingen) Spindler & Hoyer 製造,其後陸續安裝的威赫式地震儀為日本東京 ARES &CO.所製作的複製版,1968 年嘉義測候所安裝之威赫式水平 向地震儀為台灣臺興機械廠製造的複製版。此次組裝的水平向地震儀 即為 1928 年安裝於台北測候所德國出廠的地震儀。威赫式地震儀自1928年至1988年間為臺灣地區日治時期觀測地震的主力地震儀,適合觀測微小之近地地震,對遠地地震初期微動之觀測亦甚良好。1928年於臺北測候所裝置第一部威赫式地震儀(水平及垂直),並陸續設置於全臺其他測站。基本倍率70-80倍,固有週期4.5-5.5秒,採用圓筒型空氣阻尼器(或稱制振器或衰減器),阻尼值7-9。旋轉一周約20分鐘,並向左偏移約2 mm,每12小時更換一次記錄紙。威赫式水平向地震儀係利用倒立擺之原理,將擺之運動分為南北向與東西向二個成分,記錄在同一煙薰記錄紙上,錘重200公斤。威赫式垂直向地震儀採用尤恩(Ewing)型懸吊擺,錘重80公斤,採用彈簧為還原力,溫度變化時描針常有偏移現象,為防止描針之偏移,附有溫度補正裝置,並以木箱覆蓋之。

特色:
埃米爾.威赫發明,台灣地區只有台北測候所安裝的威赫式地震儀為德國哥廷根(Göttingen) Spindler & Hoyer 製造,其後陸續安裝的威赫式地震儀為日本東京 ARES &CO.所製作的複製版,1968 年嘉義測候所安裝之威赫式水平 向地震儀為台灣臺興機械廠製造的複製版。此次組裝的水平向地震儀 即為 1928 年安裝於台北測候所德國出廠的地震儀。威赫式地震儀自1928年至1988年間為臺灣地區日治時期觀測地震的主力地震儀,適合觀測微小之近地地震,對遠地地震初期微動之觀測亦甚良好。1928年於臺北測候所裝置第一部威赫式地震儀(水平及垂直),並陸續設置於全臺其他測站。基本倍率70-80倍,固有週期4.5-5.5秒,採用圓筒型空氣阻尼器(或稱制振器或衰減器),阻尼值7-9。旋轉一周約20分鐘,並向左偏移約2 mm,每12小時更換一次記錄紙。威赫式水平向地震儀係利用倒立擺之原理,將擺之運動分為南北向與東西向二個成分,記錄在同一煙薰記錄紙上,錘重200公斤。威赫式垂直向地震儀採用尤恩(Ewing)型懸吊擺,錘重80公斤,採用彈簧為還原力,溫度變化時描針常有偏移現象,為防止描針之偏移,附有溫度補正裝置,並以木箱覆蓋之。

大森式二倍強震儀

大森式二倍強震儀

所在位置:B1 開放式典藏庫
年份:1967

功能用途:
大森式二倍強震儀為日本東京 ARES & CO. Scientific instrument 製造,懸吊法採用 Pivot 式,使用電磁阻尼器,於 1933 年開始裝設於臺灣地區,並逐漸取代今村式二倍強震,1967 年12 月國人複製(臺北市臺興機械廠製造)大森式二倍強震儀,設置於嘉義測候所進行地震觀測。早期主要為紀錄大地震而設計,因一般地震儀無法紀錄大地震資料,為了有效監測臺灣大地震,各地測候所開始增設森式二倍強震儀自1933年7月裝設於阿里山、花蓮港測候所開始,至1984年止為臺灣地區觀測大地震的主要地震儀,期間收錄了許多重大災害地震紀錄。此類型地震儀將東西向、南北向與垂直向三個成分同裝於一個底盤上,並將波形記錄在同一煙薰記錄紙。記錄筒為鋁質,直徑約24cm,寬40cm,起動器為限速式發條裝置,圓筒約每30分鐘轉三分量放大倍率均為 2 倍一周,偏移1mm,記錄紙為雙面銅版紙794x400mm(氣象局所使用者多為794x300mm)。水平向擺重2公斤,制振度(damping ratio)4,摩擦係數0.06,自然週期3.8秒;垂直向擺重為1.5公斤,制振度8,摩擦係數0.06,自然週期3.5秒。

特色:
大森式二倍強震儀為日本東京 ARES & CO. Scientific instrument 製造,懸吊法採用 Pivot 式,使用電磁阻尼器,於 1933 年開始裝設於臺灣地區,並逐漸取代今村式二倍強震,1967 年12 月國人複製(臺北市臺興機械廠製造)大森式二倍強震儀,設置於嘉義測候所進行地震觀測。早期主要為紀錄大地震而設計,因一般地震儀無法紀錄大地震資料,為了有效監測臺灣大地震,各地測候所開始增設森式二倍強震儀自1933年7月裝設於阿里山、花蓮港測候所開始,至1984年止為臺灣地區觀測大地震的主要地震儀,期間收錄了許多重大災害地震紀錄。此類型地震儀將東西向、南北向與垂直向三個成分同裝於一個底盤上,並將波形記錄在同一煙薰記錄紙。記錄筒為鋁質,直徑約24cm,寬40cm,起動器為限速式發條裝置,圓筒約每30分鐘轉三分量放大倍率均為 2 倍一周,偏移1mm,記錄紙為雙面銅版紙794x400mm(氣象局所使用者多為794x300mm)。水平向擺重2公斤,制振度(damping ratio)4,摩擦係數0.06,自然週期3.8秒;垂直向擺重為1.5公斤,制振度8,摩擦係數0.06,自然週期3.5秒。

臺式簡單地震儀

臺式簡單地震儀

所在位置:B1 開放式典藏庫
年份:1935

功能用途:
簡單地震儀體積較小,構造及處理簡單,便於移動,適用於近地地震觀測之用,又稱為簡單微動計或攜帶微動計(portable tremometer),此型地震儀種類多,包括中央氣象臺式簡單地震儀,而在儀器底座上裝有南北和東西動兩個水平擺,以鋁質細小槓桿加以擴大,兩分量記錄於同一記錄紙上,採空氣阻尼器裝置,每24小時更換一次煙燻記錄紙,採用100磅雙面銅板紙794x300 mm。為了加強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之餘震觀測,1935/06/01-1937/03/31期間於新竹州廳設立臨時地震站設置中央氣象台式簡單地震儀進行餘震觀測。目前整理的波形紀錄中,最早可追溯至1935/07/17後龍溪口地震 新竹州廳臨時地震站所收錄的波形紀錄。

特色:
簡單地震儀體積較小,構造及處理簡單,便於移動,適用於近地地震觀測之用,又稱為簡單微動計或攜帶微動計(portable tremometer),此型地震儀種類多,包括中央氣象臺式簡單地震儀,而在儀器底座上裝有南北和東西動兩個水平擺,以鋁質細小槓桿加以擴大,兩分量記錄於同一記錄紙上,採空氣阻尼器裝置,每24小時更換一次煙燻記錄紙,採用100磅雙面銅板紙794x300 mm。為了加強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之餘震觀測,1935/06/01-1937/03/31期間於新竹州廳設立臨時地震站設置中央氣象台式簡單地震儀進行餘震觀測。目前整理的波形紀錄中,最早可追溯至1935/07/17後龍溪口地震 新竹州廳臨時地震站所收錄的波形紀錄。

石本式加速度地震儀

石本式加速度地震儀

所在位置:B1 開放式典藏庫
年份:1953

功能用途:
臺灣第一部加速地震儀,解析尺度大,能完整記錄規模大的地震資訊,於1954年5月起各測候所開始增設新型地震儀,但數量有限,僅侷限在少數測候所。地震儀之擺與記錄器為不同底盤,三分量紀錄於同一記錄紙,使用660x398 mm 雙面銅版紙。記錄圓筒為鋁質,圓周約為60 cm,寬40 cm,偏移1 mm,轉速60 mm/min,一日需換二次記錄紙。重錘質量16公斤,固有週期0.1秒(垂直向0.08秒),基本倍率水平向約190倍、垂直向約150倍,記錄紙上1 mm相對於水平加速度1.7 gal、垂直向約4.5 gal,採用活塞型空氣阻尼器,儀器之阻尼器調整困難又易故障,且易變化阻礙擺之運動,為此類型地震儀的最大缺點。

特色:
臺灣第一部加速地震儀,解析尺度大,能完整記錄規模大的地震資訊,於1954年5月起各測候所開始增設新型地震儀,但數量有限,僅侷限在少數測候所。地震儀之擺與記錄器為不同底盤,三分量紀錄於同一記錄紙,使用660x398 mm 雙面銅版紙。記錄圓筒為鋁質,圓周約為60 cm,寬40 cm,偏移1 mm,轉速60 mm/min,一日需換二次記錄紙。重錘質量16公斤,固有週期0.1秒(垂直向0.08秒),基本倍率水平向約190倍、垂直向約150倍,記錄紙上1 mm相對於水平加速度1.7 gal、垂直向約4.5 gal,採用活塞型空氣阻尼器,儀器之阻尼器調整困難又易故障,且易變化阻礙擺之運動,為此類型地震儀的最大缺點。

中國強球鞋

中國強球鞋

所在位置:4樓衣技織長展示中
年份:1970

功能用途:
球鞋

特色:
此文物是經濟部在民國100年有辦理一個「建國百年 經建特展」在臺灣北中南東展出: 100/07/23(六)~07/29(五):高雄巨蛋 高雄市左營區博愛二路757號 100/08/20(六)~08/26(五):台中世貿展覽館 台中市西屯區天保街60號 100/09/03(六)~09/09(五):花蓮縣立體育館 花蓮市達固湖灣大路23號 100/09/24(六)~10/02(日):台北花博爭豔館 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展完後有些具有歷史價值的展示物件欲捐贈給本館典藏。 創立於1967年的老品牌,中國強的帆布鞋並非台灣發明,而是來自美國的代工經驗,其實發明帆布鞋的是美國人,其中以Converse All Star為最大廠商,後來因為意識形態無法來台灣銷售(因為Converse的Logo就是星星,被當時蔣氏王朝認為與大陸"五星旗"有關而不准進口),所以給了台灣製鞋商一段喘息的黃金時期。(不覺得Converse的帆布鞋與30年前的中國強一模一樣嗎?)此文物見證了臺灣地區鞋產業的發展,值得蒐藏。

藏品推薦:

鈴木機車

鈴木機車

所在位置:4樓衣技織長展示中

功能用途:
二行程國民車

特色:
後側座位可載貨

藏品推薦:

大同電鍋

大同電鍋

所在位置:4樓衣技織長展示中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電器用品

特色:
此文物是經濟部在民國100年有辦理一個「建國百年 經建特展」在臺灣北中南東展出: 100/07/23(六)~07/29(五):高雄巨蛋 高雄市左營區博愛二路757號 100/08/20(六)~08/26(五):台中世貿展覽館 台中市西屯區天保街60號 100/09/03(六)~09/09(五):花蓮縣立體育館 花蓮市達固湖灣大路23號 100/09/24(六)~10/02(日):台北花博爭豔館 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展完後有些具有歷史價值的展示物件欲捐贈給本館典藏。 此「大同電鍋」是大同股份有限公司於1960年發表的產品,因堅固耐用,受到社會大眾的歡迎,這家公司1918年成立於台北市,公司營運近百年。 此文物見證了臺灣地區家電機械產業的發展,值得蒐藏。

藏品推薦:

經緯儀

經緯儀

所在位置:6樓台灣工業史蹟館展示中

功能用途:
日治時代,日本採「工業台灣、農業南洋」政策積極開發台灣,當時土地改革乃是確認納稅與交易的重要基礎。「經緯儀」做為三角測量、量度水準及垂直角度的測量工具,對於日治時代的基礎建設貢獻良多,不僅讓土地細目及所有權更加清楚,也使得當時的台灣地政業務更具現代規模。

特色:
此機為大地測量專用,主為三角網之測量,附有跨水準器,表明可作基本天文觀測,煤油照明燈亦表明夜間三角測量,可確定為極高等級之儀器。「臨時台灣總督府工事部」,經學者提供之資料雖為1910年代之單位,但此機之機號與「AT-1」項之天文經緯儀相連,(在其之前),為19世紀末之儀器,在使用十餘年之後,再調撥至「臨時工事部」並於外箱上烙下火印,因外箱上有三處不易辨識之火印,其二已被刻意遮蓋, (大小與AT-1之民政局.土木課火印尺寸完全相同),另一處為「土木局」。 故本儀器之原始單位歸屬應為民政局.土木課→土木局→臨時工事部,應為允當。為極珍貴之儀器!

藏品推薦:

水準儀

水準儀

所在位置:6樓台灣工業史蹟館展示中

功能用途:
水準儀俗稱平水鏡,主要用於土地之水平面度量。主要部分有望遠鏡,鏡底連接一轉盤使其能做360度旋轉。轉盤下有一塊三角板,板與盤間的三角位置附有可以旋轉的三顆螺絲,用以校正望遠鏡的水平面。而望遠鏡上方有一球型水平尺,可初略調挍水平面,另有一小型水平尺搭配校正。

特色:
土木局第2號儀器,推測應為早期(明治34-36年/西元1901-1903年)土木局之儀器。此儀器為美國Gurley廠之15英吋二等水準儀。

藏品推薦:

不銹鋼鑽孔式圖根點

不銹鋼鑽孔式圖根點

所在位置:6樓台灣工業史蹟館展示中
年份:約2007

功能用途:
用於標示圖根點

特色:
埋設於水泥等堅硬地面

藏品推薦:

台灣總督府水準儀

台灣總督府水準儀

所在位置:6樓台灣工業史蹟館展示中
年份:1890

功能用途:
水準儀俗稱平水鏡,主要用於土地之水平面度量。主要部分有望遠鏡,鏡底連接一轉盤使其能做360度旋轉。轉盤下有一塊三角板,板與盤間的三角位置附有可以旋轉的三顆螺絲,用以校正望遠鏡的水平面。而望遠鏡上方有一球型水平尺,可初略調校水平面,另有一小型水平尺搭配校正。

特色:
美國Gurley於19世紀末所製,原廠史中最大型者,前後伸展可達23英吋,一等水準網控制之用,唯外箱已失,單位不可考,然確係與總督府儀器同批。 日據時代,日本採「工業台灣、農業南洋」政策積極開發台灣,當時土地改革乃是確認納稅與交易的重要基礎。「水準儀」做為檢測垂直、待測物傾斜方向與角度的測量工具,對於日據時代的基礎建設貢獻良多,不僅讓土地細目及所有權更加清楚,也使得當時的台灣地政業務更具現代規模。依據購藏文件所示增列俗名「台灣總督府一等精密水準儀」(2009年8月)

藏品推薦:

日本Tamaya轉鏡水準儀

日本Tamaya轉鏡水準儀

所在位置:開放式典藏庫展示中
年份:36,4月美軍總部移交

功能用途:
土地測量、地籍測量、大地測量等之水準測量

特色:
1.軍方「測量儀器登記片」記載「Y level, 36,4月美軍總部移交,日王屋製所,3549」2.外箱編號3549,標籤有株式會社玉屋商店字樣,有貼紙書寫日製水準儀 3.無箱內標籤 4.該日製儀器為民國36年軍方接收,但不能確認為滿洲國時期使用 5.

藏品推薦:

BC3解析製圖儀

BC3解析製圖儀

所在位置:開放式典藏庫展示中
年份:約1989

功能用途:
解析為全數值化處理的方式, 方法為將一屬於立體座標量測儀類型的儀器與電子計算機相連, 利用共線式作左右相片上共軛像點與相應模型點間之及時投影轉換計算後, 立刻驅動承像盤, 組成立體模型, 所量得之數值資料由電子計算機儲存, 或接繪圖機繪出圖形. 本儀器作為航空攝影照片立體校正用. 用以繪製立體圖, 數值地形圖, 組成正射相片圖, 產生數值高程模型檔.

特色:
本機型之前一代(C100)為解析製圖儀首次與電腦結合之機型, 取代原機械式之繪圖法

藏品推薦:

天文子午儀

天文子午儀

所在位置:開放式典藏庫展示中
年份:約1920年

功能用途:
1.子午線測量. 位於上海天文博物館與本儀器同型之帕蘭子午儀(1925年購于法蘭西巴黎),曾參加1926年和1933年兩次國際經度聯測. 2.時間校正. 子午儀所要記錄的是恆星經過子午線的時間。如果把某顆恆星穿越子午線的時間定義為中午12點,下一顆經過時定義為12點零5分,一天文鐘與子午儀測得的時間稍有出入,科學家們就得按照子午儀的測量結果對天文鐘進行校正。 3.經度測量. 由於世界各國地方時間之差直接反映出地理經度之差,所以透過各國子午儀測時的綜合比較,還可以用以測定地理經度。例如某地沒有正確經緯座標, 以子午儀觀測可計算出座標.

特色:
1.本儀器與位於上海天文博物館之帕蘭子午儀外觀極為相似, G. Prin應即為帕蘭, 故可推斷是1920--1930年代與國際經度聯測同型, 同功能之儀器 (http://jeffreyhsu.org/Onair/162.htm). 2.儀器擁有者表示, 此儀器為1920年間,法國Gautier公司出口3套G. Prin Paris子午儀至中國之1件,其中2台交予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安置於上海徐家匯、佘山天文台,執行國際經度聯合測定,第3台售予蔣介石國民政府之國防部測量局,由天文觀測所架設於南京市大石橋觀測站,執行軍方大地天文測量任務。購價為40000銀元, 約合當時大學教授300年之薪資,屬當時蔣介石政府重大投資方案之一、國家珍貴資材。抗戰勝利後該儀器安置於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子午儀室以恢復天文測量,時約為1945年底。1948年底軍方將該儀器及測量單位其他重要設備如Wild T2、T3等集中運往台灣。抵台後運往台灣省台中市振興路178號測量學校安置,後並設置簡易天文觀測室,由尹鐘奇教授天文觀測學,至測量學校改編入「中正理工學院測量系」、1969年另購瑞士WILD Heerbrugg T-4天文經緯儀後始封存停用。1985年拍賣,輾轉後為其收藏保存。 3.經度測量之演進, 由早期之子午儀(本儀器), 演變為T2, T3, T4, Transit system, 乃至現今之GPS, 該子午儀在天文觀測歷史上居重要地位(原聯勤測量隊長王偉強). 4. 該儀器為國家級儀器, 且在台灣應只有該具 (原聯勤測量隊長王偉強). 5.清大歷史所黃一農教授(專長科學史, 研究興趣及於天文), 表示:以該儀器外觀而言, 該儀器應非偽造, 現階段也應無人能偽造.

藏品推薦:

計程車表

計程車表

所在位置:4樓多寶格展示中

功能用途:
計程車計費用

特色:
台灣早期使用的機械式計程車里程計費表。由表面服務處5碼的室內電話七七二六二推測,它的年代介於1950-1960之間。早期計程車計費表為機械式的,大約在民國50年前開始使用,民國76年後即全面換發電子式計費表。機械式計費表與現今電子式的計費表一樣都需經過檢驗合格通過方可營業使用。一般計程車表出廠時需經過兩道檢驗程序以確保計程車計價準確性。第一道為出廠時的定置檢定,檢驗合格時會在計費表上加上合格鉛封,第二道為每年的輪行檢定,裝置完成的計程車表經檢定合格後加上合格鉛封。

藏品推薦:

計算尺

計算尺

所在位置:4樓多寶格展示中
年份:1970

功能用途:
使用對數原理的模擬類型計算工具,大多數用於三角函數,對數,平方根,立方根等的乘法和除法以及計算。

特色:
算尺(slide rule),或計算尺,即對數計算尺,是一種類比電腦,通常由三個互相鎖定的有刻度的長條和一個滑動窗口(稱為游標)組成。在1970年代之前使用廣泛,之後被電子計算機所取代,成為過時技術。 多數算尺由三個直條組成,平行對齊,互相鎖定,使得中間的條能夠沿長度方向相對於其他兩條滑動。外側的兩條是固定的,使得它們的相對位置不變。有些算尺("雙面"型)在尺和滑杆的兩面都有刻度,有些在外條的單面和滑杆的兩面有刻度,其餘的只有一面有刻度("單面"型)。一個滑動標記有一個或多個豎直的對齊線用於在任何一個刻度上記錄中間結果,也可用來找出不相鄰的刻度上的對應點。 最基本的形式中,算尺用兩個對數標度來作乘法除法這種在紙上進行既費時又易出錯的常見運算。算尺本身只提供結果的數字序列,用戶通過估計決定小數點在結果中的位置來獲得最終結果。在包含加減乘除的計算中,加減通常在紙上進行,而非算尺上。更複雜的算尺可以進行其他計算,例如平方根,指數,對數,和三角函式。通常,數學計算通過把滑動杆上的記號和其他固定杆上的的記號對齊來進行,結果通過觀察杆子上的其他記號的相對位置來讀出。 外盒有"SUN HEMMI BAMBOO SLIDE RULE "字樣。經查Hemmi Bamboo Slide Rule Company Ltd.是日本最早製作且最知名的計算尺的公司(http://sliderulemuseum.com/Hemmi.htm),成立於1895年。雙面型,在尺和滑杆的兩面都有刻度。尺身上有"SUN HEMMI NO.157 "字樣,是機械工程用的計算尺。本館已典藏另2支計算尺也是同公司生產 但編號為255、257(化學工程用) 因此兩者刻度符號等皆有所差異。

藏品推薦:

計費表檢定器

計費表檢定器

所在位置:4樓多寶格展示中

功能用途:
為早期檢測計程車車表的檢驗儀器,計程車計費表檢驗儀器,用來檢驗計程車表是否準確。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度量衡檢定所)1956年購置。

特色:
計程車所提供的運輸服務較一般大眾運輸便利,是現代都市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其計程車計費表是否準確是計程車業者與乘客共同關心的焦點。早期計程車計費表為機械式的,大約在民國50年前開始使用,民國76年後即全面換發電子式計費表。機械式計費表與現今電子式的計費表一樣都需經過檢驗合格通過方可營業使用。一般計程車表出廠時需經過兩道檢驗程序以確保計程車計價準確性。第一道為出廠時的定置檢定,檢驗合格時會在計費表上加上合格鉛封,第二道為每年的輪行檢定,裝置完成的計程車表經檢定合格後加上合格鉛封。因此一般消費者在檢視計程車計費表是否遭到改裝,可由兩種簡便方法來辨認:1.檢查外觀,包括是否貼有檢定合格單,是否在合格有效期限內、計費表各數字顯示有無缺劃等異常現象。2.檢視計費表的鉛封是否完整未斷損。

藏品推薦:

計程車表

計程車表

所在位置:4樓多寶格展示中
年份:民國69年

功能用途:
計程車計費用

特色:
本件計程車表是臺灣早期使用的機械式計程車表(之後被電子式計程車表取代),見證臺灣地區度量衡器(計程車計費表)的演變與發展。

藏品推薦:

太陽黑子觀測儀

太陽黑子觀測儀

所在位置:開放式典藏庫展示中

功能用途:
太陽黑子觀測分為直視法與投射法2種,本機是交通部電波研究所1967年於桃園設置的投射法太陽黑子觀測設備。原理是在望遠鏡的目鏡上裝投射板,觀察投射在投射板上的太陽像,觀察太陽表面出現的黑子數量或面積,預測太陽活動對電離層狀態的影響,以監測短波通訊品質。

藏品推薦:

天平

天平

所在位置:開放式典藏庫展示中

功能用途:
台灣日據時期傳遞質量標準的檢定儀器,這個天平秤量20公斤,精密度500毫克。

特色:
最大秤量20公斤,感量500毫克。日據時期流傳下來,於日據時期及台灣光復早期使用。

藏品推薦:

公尺副原器

公尺副原器

所在位置:開放式典藏庫展示中

功能用途:
為日本總督府時期所移交之長度標準器(1公尺),材料成分為九鉑一銥合金製成。公尺副原器是公尺的標準,以確保長度單位得到正確的衡量。x型是為了減少溫度變化導致的金屬膨脹收縮,以減低誤差。

特色:
公尺副原器是公尺的標準,以確保長度單位得到正確的衡量。 公尺副原器做成x型的原因,是為了減少溫度變化導致的金屬膨脹收縮,以減低誤差。 公制的度量衡制度,由法國推動建立。公制的長度單位最初以地球當標準,以經過巴黎,由北極到赤道的經線的一千萬之一定義為一公尺,再以此為依據製作鉑銥合金的「公尺原器」。 「國際公尺原器」有許多的副原器,分送各國妥善保存,日本也取得一個。日本再複製多個公尺副原器,其中一個送到臺灣總督府。這個公尺副原器在臺灣光復後由臺灣省度量衡檢定所接管,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管理,於2001年捐贈給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典藏。

藏品推薦:

臨時台灣總督府工程水準儀

臨時台灣總督府工程水準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作為其築港工事、灌溉排水工事及其他總督府交辦之工事之測量。

特色:
這件水準儀是日據時期「臨時台灣總督府工事部」(1911年至1919年)及「內務局土木課(1924年大正13年至昭和年間)」所用。

藏品推薦:

日本Tamaya量角器

日本Tamaya量角器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這件分度儀是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民政局」(1896-1898)與「土木局(1903-1911)作為測量、製圖之用。

特色:
測量為建設的基礎,目前測量儀器已由光學儀器發展為電子儀器,此批早期以光學原理的測量儀器為已經消失的科技證物。增列俗名「阿伯尼水準儀」(2009年8月)。

藏品推薦:

手水準儀

手水準儀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阿伯尼手水準儀又稱「測斜儀(Clinometer)」,比洛克式手水準儀多一金屬弧片。作為土木、港道等工程之測量用途。

特色:
測量為建設的基礎,目前測量儀器已由光學儀器發展為電子儀器,此批早期以光學原理的測量儀器為已經消失的科技證物。增列俗名「阿伯尼水準儀」(2009年8月)。 依據國防部青年日報社【軍事新聞網】於2008年04月01日「 402廠研製觀測裝備 提升國軍夜戰能力 」一文所示,本儀器原屬單位為1950年成立的「測量器材修造保管所」後於1952年改稱「聯勤測量器材修造補給所」。軍備局四○二廠的前身「測量器材修造保管所」原隸屬於國防部測量局;民國三十九年改隸於聯勤總部測量處;四十一年改稱「聯勤測量器材修造補給所」;民國六十五年六月擴編為「聯勤第四○二廠」,由聯勤總部測量署督導,九十二年十月因「國防二法」組織調整,改編「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四○二廠」。資料來源:國防部青年日報社【軍事新聞網】2008年04月01日「 402廠研製觀測裝備 提升國軍夜戰能力 」<http://news.gpwb.gov.tw/newpage_blue/news.php?css=2&nid=40228&rtype=2>

藏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