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館即時人數:
文物分類

電信類

20門磁石式牆掛電話交換機

20門磁石式牆掛電話交換機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縱橫機鍵(C400TA-6LPOGT)

縱橫制交換機縱橫機鍵(C400TA-6LPOGT)

摩斯電報用音響器

摩斯電報用音響器

壁掛型雙錢道公用電話機

壁掛型雙錢道公用電話機

步進制交換機(金門)

步進制交換機(金門)

高氏中文捲筒式電報打字機(MODEL600)

高氏中文捲筒式電報打字機(MODEL600)

澎金海纜

澎金海纜

20門單繩共電式電話交換機

20門單繩共電式電話交換機

傳真收發報機

傳真收發報機

861三極真空管

861三極真空管

113-STD長途公用電話機

113-STD長途公用電話機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24C-BJF-SM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24C-BJF-SM

國際電信衛星三號模型

國際電信衛星三號模型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12C-BJF-LAP-SS-SM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12C-BJF-LAP-SS-SM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24C-BJF-LAP-SS-SM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24C-BJF-LAP-SS-SM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48C-BJF-LAP-SS-SM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48C-BJF-LAP-SS-SM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96C-BJF-FR-LAP-SM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96C-BJF-FR-LAP-SM

HiNet撥接終端伺服器

HiNet撥接終端伺服器

TT-630投幣公用電話機

TT-630投幣公用電話機

TK-123光學卡式公用電話機

TK-123光學卡式公用電話機

TIC-2.3公用電話機

TIC-2.3公用電話機

TIC-2.5公用電話機

TIC-2.5公用電話機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48C-BJF-SM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48C-BJF-SM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96C-BJF-LAP-SM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96C-BJF-LAP-SM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12C-BJF-SM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12C-BJF-SM

2.6/9.5mm同軸電纜接頭

2.6/9.5mm同軸電纜接頭

亞太海纜網路各式截面

亞太海纜網路各式截面

華榮公司電纜樣本(0.5db-24C-SB-SM)

華榮公司電纜樣本(0.5db-24C-SB-SM)

日據時期海底電纜

日據時期海底電纜

AMPS行動電話

AMPS行動電話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E-2066A 四極真空管

E-2066A 四極真空管

三極真空管

三極真空管

RW80 行波管

RW80 行波管

可撓波導連接管

可撓波導連接管

8 CELL導波管濾波器

8 CELL導波管濾波器

摩斯電碼波紋收發報機

摩斯電碼波紋收發報機

手搖磁石式電話機

手搖磁石式電話機

人工交換機(座席)

人工交換機(座席)

750TL三極真空管

750TL三極真空管

VA222E 調速器

VA222E 調速器

VA221E 調速器

VA221E 調速器

同軸形波導管

同軸形波導管

E62 CU2型橢圓形波導管

E62 CU2型橢圓形波導管

史特勞傑步進制交換機

史特勞傑步進制交換機

0.5dB-BSR-300C-SM O.P.C電纜

0.5dB-BSR-300C-SM O.P.C電纜

用戶迴路與話機測試設備

用戶迴路與話機測試設備

市話測試座席台

市話測試座席台

紙絕緣室內幹纜

紙絕緣室內幹纜

槌打式海纜信號鑿孔機

槌打式海纜信號鑿孔機

M14 電傳紙條發訊機

M14 電傳紙條發訊機

紙條電傳打字機(24型)

紙條電傳打字機(24型)

SU壹號現波機

SU壹號現波機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15門無繩共電式交換機

15門無繩共電式交換機

水銀整流器

水銀整流器

PENTACONTA CrossBar System

PENTACONTA CrossBar System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避雷器  (保安彈器)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避雷器 (保安彈器)

電鐘(母鐘及配電盤)

電鐘(母鐘及配電盤)

20門共電式電話交換機

20門共電式電話交換機

電報收報機附音箱

電報收報機附音箱

摩斯收報機

摩斯收報機

摩斯雙電鍵人工發報機

摩斯雙電鍵人工發報機

摩斯發報電鍵

摩斯發報電鍵

傳統型歐洲式直鍵電鍵

傳統型歐洲式直鍵電鍵

摩斯西電電鍵

摩斯西電電鍵

英文電報用打字機

英文電報用打字機

摩斯單流電鍵

摩斯單流電鍵

摩斯單流電鍵

摩斯單流電鍵

摩斯克利特鍵盤鑿孔機

摩斯克利特鍵盤鑿孔機

極小型攜帶用直流電流計

極小型攜帶用直流電流計

摩斯開路式單工電報電路設備

摩斯開路式單工電報電路設備

摩斯收發報機(指示器)

摩斯收發報機(指示器)

搖鈴式投幣公用電話機

搖鈴式投幣公用電話機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

TW15(672)型自動投幣式長途撥號公用電話機

TW15(672)型自動投幣式長途撥號公用電話機

海纜樣品

海纜樣品

線徑1.2mm/4.5mm細心同軸電纜

線徑1.2mm/4.5mm細心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

線徑8.4mm/25.4mm海底同軸電纜

線徑8.4mm/25.4mm海底同軸電纜

海底同軸電纜

海底同軸電纜

線徑4.0mm/15.7mm海底同軸電纜

線徑4.0mm/15.7mm海底同軸電纜

0.4mm-2400P紙絕緣鉛包電纜

0.4mm-2400P紙絕緣鉛包電纜

0.5mm-100P紙絕緣鉛包電纜

0.5mm-100P紙絕緣鉛包電纜

0.4mm-600P-CCP-JF-LAP電纜

0.4mm-600P-CCP-JF-LAP電纜

鋼帶防蝕電纜

鋼帶防蝕電纜

0.4mm-200P-CCP-AP-SS電纜

0.4mm-200P-CCP-AP-SS電纜

0.4mm-1200P重遮蔽電纜

0.4mm-1200P重遮蔽電纜

0.32mm-4800P-PEF-STP電纜

0.32mm-4800P-PEF-STP電纜

HAW-3海纜樣品及黏附鏤刻

HAW-3海纜樣品及黏附鏤刻

12號保安器

12號保安器

試一號保安器

試一號保安器

20門磁石式牆掛電話交換機

20門磁石式牆掛電話交換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3

功能用途:
本展品是早期飯店、公司行號當作電話總機用,可收容20用戶6對塞繩,即同時最多只有12用戶能互相通話。當主叫用戶想發話時,搖動磁石式話機之發電機把手產生電流,使主叫用戶在磁石式人工電話交換機相對應之吊牌軛鐵因磁力線作用而吸住吊桿,原被吊桿勾住的吊牌掉下,接線生看到吊牌掉下,以應答塞繩插入主叫用戶對應之閘口,與主叫用戶對話問明被叫用戶號碼後,以呼叫塞繩插入被叫用戶對應之閘口,搖動磁石式人工電話交換機座席之發電機把手產生電流,或扳動振鈴按鍵,被叫用戶磁石式話機響鈴,被叫用戶應答,主、被叫用戶經由應答塞繩、呼叫塞繩連接達成通話。當雙方通話完畢,任何一方再搖動磁石式話機之發電機把手產生電流,使座席上該對塞繩相對應的終話吊牌掉下,接線生看到終話吊牌掉下,即可拆線。由於整個通話過程值機接線生都可以監聽,所以接線生常在無意間知道許多秘密,也因此與用戶之關係非常密切。

特色:
牆掛式,可收容20用戶6對塞繩,即同時最多只有12用戶能互相通話,附有戴頭式雙耳機。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每一用戶均有個別計次器,該單元上標示用戶之電話號碼,作為電信公司向該用戶收取通話費用之依據。當用戶撥打計費電話完成接續後,交換機會依該用戶所撥被叫號碼,產生不同計費週期之計費脈衝傳送至該用戶所屬之計次器,每一計費脈衝會使計次單元前進一格。每個月於固定日期以照相機拍攝所有計次器數字,扣減上月數字,即為本月該用戶之實際通話數。記錄每一用戶通話費用。

特色:
與步進制交換機最大不同點在其控制採用共控制,以標接器(MARKER)控制接續動作。

縱橫制交換機縱橫機鍵(C400TA-6LPOGT)

縱橫制交換機縱橫機鍵(C400TA-6LPOGT)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鍵由簧片組、縱橫桿及電磁鐵所組成,藉電磁鐵動作使固定簧片與可動簧片接觸,可動簧片於水平側相當點複接成水平路,固定簧片於同一縱列複接成垂直路,二者交接構成通話路。每一縱橫機鍵上水平側由5支水平桿構成10個水平路和20支垂直桿構成20個垂直路組成: (一)水平側有5支水平桿(Horizontal Bar),又稱為選擇桿(Selecting Bar),每一選擇桿20彈簧導針以配合每一垂直單體,另外有10只選擇電磁鐵,其中6只裝在機鍵左側,4只裝在右側,電磁鐵裝在選擇桿上,藉由上下動作形成10個水平路。 (二)由20支垂直單體構成,每一單體包括5支水平桿、保持電磁鐵和10組交接點。主要用於電話交換。

特色:
縱橫機鍵為縱橫制交換機基本機件,亦是縱橫制交換機定名之由來。

摩斯電報用音響器

摩斯電報用音響器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30

功能用途:
摩斯電報用音響器將收報音響器裝設於木箱內聚音產生共鳴效果,便利收報人員判聽辨識。

特色:
收報用音響器裝設於木箱內,產生共鳴時更易於辨識。

壁掛型雙錢道公用電話機

壁掛型雙錢道公用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壁掛型雙錢道公用電話機屬撥盤式公話機,僅適用於市內電話。當使用者要呼叫對方時,投幣後依序撥轉對方電話號碼,公用話機即送出對應的脈波信號,機房內自動交換機識別所收到的脈波信號進行轉接連線,雙方即可通話。撥號時,順時針轉動撥號盤至止撥位置鬆開,撥號盤回轉時產生斷續脈波送至自動交換機接通電話。

特色:
此壁掛型公用電話機之收費機制具選幣功能,有雙投幣口及雙錢道組,適合新台幣伍角及一元分開投幣,依錢幣大小、重量及材質以機械動作進行篩選。其用於放置錢箱之下機門鎖具特殊結構,錢箱抽離機身後,入幣口即自動關閉,須俟拆除箱蓋鉛封後才能從錢箱內部開啟,具智慧防盜、防弊功能。

步進制交換機(金門)

步進制交換機(金門)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步進制交換機係參考人工交換機之插口,將每一用戶之二條線接至互相絕緣之兩接點,十對接點形成一排,呈圓弧形,十層相疊,呈圓柱面,稱為線路觸排,利用接觸刷(稱為接帚)與觸排接點接觸,採用直接控制方式,由客戶電話機號盤撥號送出之脈衝信號控制接帚垂直上升至所需之階層,然後再水平迴轉至所需之接點,完成自動接線。

特色:
民國50年代,交換機進入自動化接續時代,民國52年開始使用步進制交換機,與人工交換機最主要差異交換機容量較大,且交換機依用戶所撥號碼自動撥接至受話用戶。

高氏中文捲筒式電報打字機(MODEL600)

高氏中文捲筒式電報打字機(MODEL600)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5

功能用途:
高氏中文捲筒式電報打字機係作為中文發送及接收電報用。

特色:
由於中文電報必須先轉譯成電碼,再用摩斯電碼傳遞, 發報程序相當繁複; 因此,1965年電信局購置了2台高仲芹所發明之中文電報打字機(Chinese character teleprinter) ,分設於臺北及臺南兩報房中試用, 希望對中文電報傳遞之效率有所提升。不過, 由於此種電報打字機發報部分雖可直接打入國字,而收報則必須使用特設之機器電碼, 試用後仍感不便, 故未再繼續推廣使用。

澎金海纜

澎金海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90

功能用途:
提供澎湖-金門大容量及高品質的傳輸電路。

特色:
本海纜為澎湖-金門第一條12芯光纖海纜。台灣-金門的電路,原由1960年代佈建的同軸海纜及衛星構成,但品質不穩定及數量不足。於1988年先完成台灣-澎湖第一條光纖海纜,接著在1990年完成澎湖-金門。全長143公里,含陸纜160公里,中間無幫電器。光纖在1550nm波長光損失為0.22dB,單模態,無色散遷移。本樣本為雙鎧裝。

20門單繩共電式電話交換機

20門單繩共電式電話交換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

功能用途:
共電式與磁石式最大差別是 一、共電式通話電流由交換機集中供應,而磁石式通話電流由用戶磁石式話機旁的乾電池供應。 二、以燈泡取代吊牌通知接線生發、終話。當主叫用戶想發話時,拿起共電式話機之聽筒,原被聽筒壓住之勾鍵彈起,接點迴路接通共電式人工電話交換機主叫用戶對應之燈泡,接線生看到燈亮,以應答塞繩插入主叫用戶對應之閘口,與主叫用戶對話問明被叫用戶號碼後,以呼叫塞繩插入被叫用戶對應之閘口,扳動振鈴按鍵送出振鈴信號,被叫用戶共電式話機響鈴,被叫用戶拿起共電式話機之聽筒應答,主、被叫用戶經由應答塞繩、呼叫塞繩連接達成通話。當雙方通話完畢,放回聽筒使座席上該對塞繩相對應的終話燈亮,接線生看到終話燈亮,即可拆線。

特色:
20門單繩共電式電話交換機是早期飯店、公司行號當作電話總機用,可收容20用戶,10對塞繩,裝有撥號盤與外線連接,頭戴式耳機與送話器結合一體。

傳真收發報機

傳真收發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8

功能用途:
將客戶手寫之電報稿,原樣地發送或接收,傳真收發報用。

特色:
傳真電報稿不必先譯成電碼再傳送,可直接真蹟送到對方客戶。

861三極真空管

861三極真空管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本真空管是早期衛星通信未發達前,海岸電台發射機組之強力放大元件,其主要功能係將較低功率之射頻信號採用丙類(Class C)調變放大,將信號提升至3,000瓦特之輸出功率,再經天線強力發射出去,並經由地球上空之電離層反射而將電波傳送至世界各地,其涵蓋範圍可達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以提供航行於各海域之遠洋輪船與台灣本島間之通信聯絡。

特色:
861三極真空管是具代表性之強力功率放大三極真空管,輸出功率達1kW

113-STD長途公用電話機

113-STD長途公用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7

功能用途:
1. 長途(國內與國際)、市內電話兩用。 2. 適用新台幣一元、五元、十元硬幣。 3. 單一投幣口,貯存硬幣數為三種類之任何組合,最多五枚。 4. 收費採話中計次收幣制 5. 撥號盤為按鈕複頻信號式 6. 收幣採用使用者最少損失方式,餘額可再利用。 7. 電話機以單晶片微處理器控制,具自行診斷障礙功能。 8. 接受極性反轉計費信號 9. LCD裝置顯示錢道內硬幣數額 10.通話種類:市內通話、長途通話、免費通話(104、105、112、123)、緊急通話(110、119)、受信通話、餘額再利用通話。

特色:
話機特色: 1. 採用單一投幣口,可同時投進一元、五元、十元三種硬幣。 2. 設有5位數液晶顯示器: -顯示投入金額 -通話時依通話時間遞減後顯示其餘額,提醒發話人注意加投硬幣 -話機故障時顯示「停用」字樣 -維修測試時以字型或符號顯示故障原因 3. 設有重置鈕(藍色),忙線重撥或餘額再撥,不必掛回話筒重新投幣,輕按重置鈕可再撥號通話。 4. 設有測試鈕,可對話機各項設備(錢道、銀箱、按鈕盤、掛鉤接點、重置鈕、液晶顯示器、緊急通話鈕等)功能進行測試。 5. 合理收費方式,投入低額硬幣採預收式,投入高額或高低額併投採後收式,使預投之硬幣能夠不受損失或損失減至最低。 6. 體積較舊型話機小,建築物樑柱較窄處亦可供裝,提高普及率及使用方便性。 7. 控制電路採用單晶片微處理器,提昇性能。 8. 錢道組加裝錢幣識別器,選幣功能依錢幣大小、重量及材質,完全以電子識別及機械退幣來篩選。 9. 錢道組具備貯幣機能,可連續投入多枚硬幣。 10. 放置錢箱之下機門鎖具特殊結構及10萬種變化 11. 錢箱抽離機身後,入幣口自動逐段閉鎖,銀箱蓋設有重置鈕並能顯示設定情形,具智慧防盜、防弊功能。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24C-BJF-SM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24C-BJF-SM

所在位置:2F
年份:2005

功能用途:
0.5dB-24C-BJF-SM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係作用戶迴路或局間中繼用光纜使用。

特色:
本光纜係以6芯經分別染以不6顏色之石英系玻璃之單模光纖集合成簇,以套管型或束管型集合成纜;波長1310nm時光損失0.5dB/km;可使用於1550nm。本光纜樣本為24芯,本材規最大為48芯;中心有鋼線抗張體,無銅線,整條光纜充膠可防水氣侵入。

國際電信衛星三號模型

國際電信衛星三號模型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本圖為國際電信衛星三號之模型,本次展品模型為10:1。國際電信衛星三號(INTELSAT-3)為我國最早租用之國際電信衛星。原型衛星為在地球表面36000公里同步軌道上運行,可容納1200路電話或四路電視設備。該衛星高41英吋,地面重量647磅,軌道中重量334磅,太陽電池10,726只、設計壽齡5年、每枚造價530萬美元。此三號衛星為民國1969年12月28日陽明山衛星地面電台建台啟用之第一枚國際電信衛星,於1970年首次完成全球商用通信網路,奠定衛星通信商業之基,目前已逾齡停用。全球第一枚商用通信衛星--INTELSAT-1於1965年4月6日發射。

特色:
國際電信衛星系統先後共發射八枚:第二枚於1968年12月18日發射,24日在大西洋區赤道上空東經330°開始作業,1970年5月24日因故障停用;第三枚於1969年2月5日發射,16日在太平洋區上空東經174°開始作業,同年7月1日移至印度洋區上空東經62°作業;第四枚於1969年5月21日發射,31日在太平洋區上空東經174°開始作業;第六枚於1970年1月14日發射,2月1日在大西洋區上空東經336°開始作業;第七枚於1970年4月22日發射,5月8日在大西洋區上空東經341°開始作業;其中第一、五、八枚均發射失敗。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12C-BJF-LAP-SS-SM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12C-BJF-LAP-SS-SM

所在位置:2F
年份:2005

功能用途:
0.5dB-12C-BJF-LAP-SS-SM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係作架空用戶迴路或局間中繼用光纜使用。

特色:
本光纜係以6芯經分別染以不6顏色之石英系玻璃之單模光纖集合成簇,以套管型或束管型集合成纜;波長1310nm時光損失0.5dB/km;可使用於1550nm。本光纜樣本為12芯束管型,本材規最大為48芯;中心有鋼線抗張體,無銅線,整條光纜充膠可防水氣侵入。除本光纜外為了架空施工方便與7股鋼絞線合製成自持型光纜。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24C-BJF-LAP-SS-SM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24C-BJF-LAP-SS-SM

所在位置:2F
年份:2005

功能用途: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24C-BJF-LAP-SS-SM係作架空用戶迴路或局間中繼用光纜使用。

特色:
本光纜係以6芯經分別染以不6顏色之石英系玻璃之單模光纖集合成簇,以套管型或束管型集合成纜;波長1310nm時光損失0.5dB/km;可使用於1550nm。本光纜樣本為24芯束管型,本材規最大為48芯;中心有鋼線抗張體,無銅線,整條光纜充膠可防水氣侵入。除本光纜外為了架空施工方便與7股鋼絞線合製成自持型光纜。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48C-BJF-LAP-SS-SM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48C-BJF-LAP-SS-SM

所在位置:2F
年份:2005

功能用途: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48C-BJF-LAP-SS-SM係作架空用戶迴路或局間中繼用光纜使用。

特色:
本光纜係以6芯經分別染以不6顏色之石英系玻璃之單模光纖集合成簇,以套管型或束管型集合成纜;波長1310nm時光損失0.5dB/km;可使用於1550nm。本光纜樣本為48芯束管型,本材規最大為48芯;中心有鋼線抗張體,無銅線,整條光纜充膠可防水氣侵入。除本光纜外為了架空施工方便與7股鋼絞線合製成自持型光纜。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96C-BJF-FR-LAP-SM

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96C-BJF-FR-LAP-SM

所在位置:2F
年份:2005

功能用途:
0.5dB-96C-BJF-FR-LAP-SM自持型充膠單模光纜係作架空用戶迴路或局間中繼用光纜使用。

特色:
本光纜係以6芯經分別染以不6顏色之石英系玻璃之單模光纖集合成簇,以套管型或束管型集合成纜;波長1310nm時光損失0.5dB/km;可使用於1550nm。本光纜樣本為48芯束管型,本材規最大為48芯;中心有鋼線抗張體,無銅線,整條光纜充膠可防水氣侵入。除本光纜外為了架空施工方便與7股鋼絞線合製成自持型光纜。

HiNet撥接終端伺服器

HiNet撥接終端伺服器

所在位置:2F
年份:1994年

功能用途:
民國80年初期交通部有鑑於資訊流通對學術及科技發展之重要性,指示前電信總局數據通信所,籌設商用網際網路(Internet)供國內產業界應用,以加速我國國際化腳步;民國83年4月1日該網路建設完成,正式命名為HiNet(網際資訊網路業務),免費試用一年後,於84年4月1日起正式營運收費;隨後由於國內上網人口急遽增加,民國90年HiNet撥接用戶數已超過200萬,並且名列世界十大網際網路服務商(ISP)。 過去十年來,網際網路(Internet)讓世界了無距離,粉碎了許多「不可能」,造就了新一族網路新貴,網路服務應用軟體天天推陳出新,固然是主要動力,硬體容量循摩爾定律發展,伺服器之容量(Capacity)和能量(Capability)年年超乎倍數成長,更是重要助力。

特色:
本設備為早期HiNet撥接服務所使用之伺服器(Server),每台設備最多可同時收容約192位撥接用戶(速率為9.6kbps~14.4kbps),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網路設備;但由於本設備需搭配外接數據機組,所佔用機房空間也較大,隨著設備製造技術的進步,已被更高容量及效能的撥接伺服器(目前可收容640埠)所取代,但在網際網路的發展過程中,本設備深具代表性與歷史性意義。

TT-630投幣公用電話機

TT-630投幣公用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7

功能用途:
1. 長途(國內與國際)、市內電話兩用。 2. 適用新台幣一元、五元、十元硬幣。 3. 單一投幣口,貯存硬幣數為三種類之任何組合,最多四枚。 4. 收費採話中計次收幣制 5. 撥號盤為按鈕複頻信號式 6. 收幣採用使用者最少損失方式,餘額可再利用。 7. 電話機以單晶片微處理器控制,具自行診斷障礙功能。 8. 接受極性反轉計費信號 10. LCD裝置顯示錢道內硬幣數額 11.通話種類:市內通話、長途通話、免費通話(104、105、112、123)、緊急通話(110、119)、受信通話、餘額再利用通話。

特色:
話機特色: 1. 採用單一投幣口,可同時投進一元、五元、十元三種硬幣。 2. 投幣口口徑規格:直徑26.4+/-0.1mm 厚度2.2+/-0.05mm 3.設有2位數液晶顯示器: a.顯示投入金額 b.通話時依通話時間遞減後顯示其餘額,提醒發話人注意加投硬幣 。 c.話機故障時顯示「停用」字樣-維修測試時以字型或符號顯示故障原因。 4.設有重置鈕(藍色),忙線重撥或餘額再撥,不必掛回話筒重新投幣,輕按重置鈕可再撥號通話。 5.設有測試鈕,可對話機各項設備(錢道、銀箱、按鈕盤、掛鉤接點、重置鈕、液晶顯示器、緊急通話鈕等)功能進行測試。 6.合理收費方式,投入低額硬幣採預收式,投入高額或高低額併投採後收式,使預投之硬幣能夠不受損失或損失減至最低。 7.體積較舊型話機小,建築物樑柱較窄處亦可供裝,提高普及率及使用方便性。 8.控制電路採用單晶片微處理器,提昇性能。 9.錢道組加裝錢幣識別器,選幣功能依錢幣大小、重量及材質,完全以電子識別及機械退幣來篩選。 10.錢道組具備貯幣機能,可連續投入4枚硬幣。 11.放置錢箱之下機門鎖具特殊結構及10萬種變化 12.錢箱抽離機身後,入幣口自動逐段閉鎖,銀箱蓋 設有重置鈕並能顯示設定情形,具智慧防盜、防弊功能。

TK-123光學卡式公用電話機

TK-123光學卡式公用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4~1996

功能用途:
1.接受全圖像光學電話卡 2.免插卡直撥緊急及電信服務電話 3.顯示話機卡片餘片餘額 4.提醒取回卡片音響 5.話中換卡 6.障礙測試:自我測試、順序測試、模擬發話測試 7.裝設於公共場所供民眾使用 8.適用於全圖像光學電話卡 9.採預付式收費 10.可撥叫市內、長途及國際電話。

特色:
1.通話卡由0.4mm黑色PVC與0.25mm鍍鋁透明PVC高壓壓合而成,卡片大小與一般信用卡尺寸相同。 2.通話卡上資料係利用顯微印刷(Microscopic Printing)方式於卡片價軌上以母模體(Matrix)壓印密度不同之光柵體,光柵體具有固定的週期(P)及方向(θ),當卡片插入讀卡機時,由讀塗頭發射一紅外線光束,對卡片產生一定方向之反射及繞射,以辨識卡片真偽和有效位元(Valid Bit)。 3.高度科技的運用,具高度的安全性,防止偽造、變造。 4.卡片具加值效果(如廣告、收藏、紀念)。

TIC-2.3公用電話機

TIC-2.3公用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2003年

功能用途:
1.接受多種卡片 2.免插卡直撥緊急及電信服務電話 3.中/英文顯示話機操作程序、電話號碼、話機狀態、卡片餘片餘額 4.提醒取回卡片音響 5.受話音量放大 6.餘額再撥 7.簡碼撥號/話中換卡 8.自動重撥 9.障礙自我偵測 10.帳務資料傳送。

特色:
卡式公用電話之優點 1.不需攜帶大量錢幣 2.話機錢道系統不受硬幣規格限制 3.通信計費不受硬幣面額限制 4.不必收換銀箱 5.不怕被盜竊 6.高度科技的運用,具高度的安全性,防止偽造、變造。 7.卡片具加值效果(如廣告、收藏、紀念)。卡式公用電話機使用的卡片有磁卡、光學卡、IC卡三種,其中以IC卡,記憶容量大,可內含微電腦和晶片操作程式(Chip operation system),具儲存及處理資料能力,安全性高,最具發展潛力,非常適合「多用途」的規劃與使用。

TIC-2.5公用電話機

TIC-2.5公用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2004年

功能用途:
1.接受多種卡片 2.免插卡直撥緊急及電信服務電話 3.中/英文顯示話機操作程序、電話號碼、話機狀態、卡片餘片餘額 4.提醒取回卡片音響 5.受話音量放大 6.餘額再撥7.簡碼撥號/話中換卡 8.自動重撥 9.障礙自我偵測 10.帳務資料傳送。

特色:
卡式公用電話之優點 1.不需攜帶大量錢幣 2.話機錢道系統不受硬幣規格限制 3.通信計費不受硬幣面額限制 4.不必收換銀箱 5.不怕被盜竊 6.高度科技的運用,具高度的安全性,防止偽造、變造 7.卡片具加值效果(如廣告、收藏、紀念 ) 卡式公用電話機使用的卡片有磁卡、光學卡、IC卡三種,其中以IC卡,記憶容量大,可內含微電腦和晶片操作程式(Chip operation system),具儲存及處理資料能力,安全性高,最具發展潛力,非常適合「多用途」的規劃與使用。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48C-BJF-SM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48C-BJF-SM

所在位置:2F
年份:2005

功能用途:
0.5dB-48C-BJF-SM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係作用戶迴路或局間中繼用光纜使用。

特色:
本光纜係以6芯經分別染以不6顏色之石英系玻璃之單模光纖集合成簇,以套管型或束管型集合成纜;波長1310nm時光損失0.5dB/km;可使用於1550nm。本光纜樣本為48芯,本材規最大為48芯;中心有鋼線抗張體,無銅線,整條光纜充膠可防水氣侵入。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96C-BJF-LAP-SM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96C-BJF-LAP-SM

所在位置:2F
年份:2005

功能用途:
0.5dB-96C-BJF-LAP-SM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係作用戶迴路或局間中繼用光纜使同。

特色:
本光纜係以12芯經分別染以不12顏色之石英系玻璃之單模光纖集合成簇,以套管型或束管型集合成纜;波長1310nm時光損失0.5dB/km;可使用於1550nm。本光纜樣本為96芯,本材規最大為216芯;中心有鋼線抗張體,無銅線,整條光纜充膠可防水氣侵入。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12C-BJF-SM

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0.5dB-12C-BJF-SM

所在位置:2F
年份:2005

功能用途:
0.5dB-12C-BJF-SM束管型充膠單模光纜係作用戶迴路或局間中繼用光纜使用。

特色:
本光纜係以6芯經分別染以不6顏色之石英系玻璃之單模光纖集合成簇,以套管型或束管型集合成纜;波長1310nm時光損失0.5dB/km;可使用於1550nm。本光纜樣本為12芯,本材規最大為48芯;中心有鋼線抗張體,無銅線,整條光纜充膠可防水氣侵入。

2.6/9.5mm同軸電纜接頭

2.6/9.5mm同軸電纜接頭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0

功能用途:
2.6/9.5mm同軸電纜之接續盒。本同軸電纜為1980-1990年間,使用於台北-高雄之長途通訊電纜。附掛傳輸系統為當時最高速的400M-PCM系統,約1.5公里有一幫電器,二管可構成5760路音頻電路。約每200公尺就一個直線接頭。本接頭盒可使用於人孔,直埋則需加水泥保護體。

特色:
本電纜與接頭皆為鉛皮外被,鉛管為中間環接式。中間開窗,可清楚看見同軸管接續工法。

亞太海纜網路各式截面

亞太海纜網路各式截面

所在位置:2F
年份:1990

功能用途:
亞太光纜網路(APCN)第一系統光纖海纜樣本Optical Submarine Cables(APCN/System-1) 由左至右依次各為:雙鎧裝海纜Double Armoured Cable、單鎧裝海纜Single Armoured(medium) Cable、輕型遮蔽海纜Light Weight Screened Cable、輕型海纜Light Weight Cable、高張力海纜High Tension Cable,海纜通信系統由海中設備及陸上設備構成。海中設備分為海底電纜、中繼器、等化器、分岔器。陸上設備分為CTB(Cable Terminating Box)海纜終接箱、TTE(Terminal Transmission Equipment)終端傳輸設備、PFE(Power Feeding Equipment)饋電設備。

特色:
本文物為亞太海纜網路(APCN)系統實體切面。APCN係由電信總局與泰國CAT、馬來西亞TM及CELOM、香港REACH、印尼INDOSAT、日本KDDI、韓國KT、菲律賓PLDT和新加坡SINGTEL等十個國際電信機構共同發起,於1993年6月30日完成簽署系統建設備忘錄;本系統涵蓋整個亞太地區,由北至南連接韓、日、台、港、菲、泰、馬、星及印尼等九個國家地區之海纜終端站,並經印尼以APCN-A海纜系統延伸至澳洲。

華榮公司電纜樣本(0.5db-24C-SB-SM)

華榮公司電纜樣本(0.5db-24C-SB-SM)

所在位置:2F
年份:1992

功能用途:
海底短距離通訊光纖傳輸媒體,使用於屏東林邊-小琉球之通訊光纖海纜。

特色:
0.5dB-24芯單模光纖海纜,國內第一條自製,最重鎧裝光纖海纜。

日據時期海底電纜

日據時期海底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17

功能用途:
電報用海底電纜,台灣布袋-澎湖良文港之間的電報海纜。

特色:
中心以7條19號線形成絞線,外覆天然黑樹膠為絕緣,形成電報電路單線對地之導體;次外層以薄銅片纏繞,並無絕緣體,與地同電位,是為遮蔽;再外層麻繩、鋼線等保護體結構則與現用海纜類似。最外層因常年暴露於海床,沉積物及海沙結成水泥塊狀附著,而得以保護該電纜經過80餘年而結構尚稱完整。

AMPS行動電話

AMPS行動電話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9

功能用途:
本話機為AMPS系統在台灣第一批商用話機,本話機天線可拆卸,連接饋線至大天線,在空曠地或海上可通話數十公里。AMPS系統採用分頻多重接取(FDMA)技術,利用不同的無線電頻率來載送不同的語音通道。

特色:
攜帶型,可在大範圍區域內移動之電話終端設備。台灣在1989年引進AMPS行動電話系統,使用類比式無線介面,工作頻段為800MHz。AMPS類比系統之優點是較少回音干擾,缺點之一是傳送訊息之隱密性較差。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每一用戶均有個別計次器,該單元上標示用戶之電話號碼,作為電信公司向該用戶收取通話費用之依據。當用戶撥打計費電話完成接續後,交換機會依該用戶所撥被叫號碼,產生不同計費週期之計費脈衝傳送至該用戶所屬之計次器,每一計費脈衝會使計次單元前進一格。每個月於固定日期以照相機拍攝所有計次器數字,扣減上月數字,即為本月該用戶之實際通話數。記錄每一用戶通話費用。

特色:
與步進制交換機最大不同點在其控制採用共控制,以標接器(MARKER)控制接續動作。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每一用戶均有個別計次器,該單元上標示用戶之電話號碼,作為電信公司向該用戶收取通話費用之依據。當用戶撥打計費電話完成接續後,交換機會依該用戶所撥被叫號碼,產生不同計費週期之計費脈衝傳送至該用戶所屬之計次器,每一計費脈衝會使計次單元前進一格。每個月於固定日期以照相機拍攝所有計次器數字,扣減上月數字,即為本月該用戶之實際通話數。記錄每一用戶通話費用。

特色:
與步進制交換機最大不同點在其控制採用共控制,以標接器(MARKER)控制接續動作。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每一用戶均有個別計次器,該單元上標示用戶之電話號碼,作為電信公司向該用戶收取通話費用之依據。當用戶撥打計費電話完成接續後,交換機會依該用戶所撥被叫號碼,產生不同計費週期之計費脈衝傳送至該用戶所屬之計次器,每一計費脈衝會使計次單元前進一格。每個月於固定日期以照相機拍攝所有計次器數字,扣減上月數字,即為本月該用戶之實際通話數。記錄每一用戶通話費用。

特色:
與步進制交換機最大不同點在其控制採用共控制,以標接器(MARKER)控制接續動作。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每一用戶均有個別計次器,該單元上標示用戶之電話號碼,作為電信公司向該用戶收取通話費用之依據。當用戶撥打計費電話完成接續後,交換機會依該用戶所撥被叫號碼,產生不同計費週期之計費脈衝傳送至該用戶所屬之計次器,每一計費脈衝會使計次單元前進一格。每個月於固定日期以照相機拍攝所有計次器數字,扣減上月數字,即為本月該用戶之實際通話數。記錄每一用戶通話費用。

特色:
與步進制交換機最大不同點在其控制採用共控制,以標接器(MARKER)控制接續動作。

E-2066A 四極真空管

E-2066A 四極真空管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本真空管是早期衛星通信未發達前,海岸電台發射機組之強力放大元件,其主要功能係將較低功率之射頻信號採用丙類(Class C)調變放大,將信號提升至3,000瓦特之輸出功率,再經天線強力發射出去,並經由地球上空之電離層反射而將電波傳送至世界各地,其涵蓋範圍可達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以提供航行於各海域之遠洋輪船與台灣本島間之通信聯絡。

特色:
此真空管為四極管的結構,即在於三極管的屏極與柵極間內,多裝一個簾柵極,可作靜電的隔離及降低屏極與柵極間電容量。

三極真空管

三極真空管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本真空管是早期衛星通信未發達前,海岸電台發射機組之強力放大元件,其主要功能係將較低功率之射頻信號採用丙類(Class C)調變放大,將信號提升至3,000瓦特之輸出功率,再經天線強力發射出去,並經由地球上空之電離層反射而將電波傳送至世界各地,其涵蓋範圍可達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以提供航行於各海域之遠洋輪船與台灣本島間之通信聯絡。

特色:
此三極真空管是具代表性之強力功率放大三極真空管。

RW80 行波管

RW80 行波管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行波管是藉由連續調變電子束的速度來實現放大功能的微波電子管。行波管由電子槍﹑慢波電路﹑集中衰減器﹑能量耦合器﹑聚焦系統及收集極等部分所組成。電子槍是產生符合設計要求的電子束,聚焦系統使電子束保持所需形狀,確保電子束順利穿過慢波電路並與微波場發生有效的交互作用,最後由收集極接收電子束。本RW80行波管之工作頻率範圍為5800至8500MHz,最大輸出功率15W,增益為41.5dB。

特色:
待放大的微波信號經輸入能量耦合器進入慢波電路,並沿慢波電路行進。在行波管中,電子束與慢波電路中行進的微波場發生交互作用,微波信號場不斷地從電子束吸取能量,使微波信號放大。放大後的微波信號經輸出能量耦合器送至負載。行波管具有頻寬廣﹑增益高﹑動態範圍大和雜訊低等特點,惟其非線性特性使得多載波信號產生互調變成分,導致互調變失真。

可撓波導連接管

可撓波導連接管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2

功能用途:
方型導波管之連結管。 本連接管用於較大彎曲角度之方型導波管連結。

特色:
連續螺紋方管,內徑為白色亮光鋁合金構成。

8 CELL導波管濾波器

8 CELL導波管濾波器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2

功能用途:
在N+1微波通信系統中,存在N+1部接收機,必須各自獨立裝設一支濾波器元件。其目的在於讓屬於各自的接收電波頻率通過,同時將不屬於本身所要的頻率成分反射,並讓電波傳導至下一部接收機,重複執行前述濾波動作,以達到大容量微波通信傳輸之能力。

特色:
共有8 個分歧接點。

摩斯電碼波紋收發報機

摩斯電碼波紋收發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將摩斯電碼轉成波紋,收發報時紙帶經本裝置之墨筆劃出波紋,波紋以長、短線條表示,本機係收發全組設備,波紋機作收報用,電鍵作發報用,繼電器作收訊電波整型,電壓或電流數值變換用,電表作顯示電路狀況用。

特色:
電報設備全部裝設在一起,較不佔空間,本機組適合較小電報站。

手搖磁石式電話機

手搖磁石式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0

功能用途:
曲柄手搖磁石式電話機(俗稱搖把子),利用手搖把之轉動使線圈切割磁場來感應發電,構成迴路電流而向受話方振鈴。本體上有兩個電鈴,其振鈴聲音由連續搖轉的速度、持續時間及次數決定振鈴聲強度、久暫與振鈴次數。適合家庭、公司行號或機關通信用。

特色:
本型手搖磁石式電話機之聽筒及話筒是分開的,送話器在上方,可轉動,方便使用,外形典雅。使用磁石式電話機發話時,須先旋轉右側發電機之搖桿,產生鈴流告知人工交換總機值機員接線。通話時聽筒須用手拿著並貼近耳朵,嘴巴則對著話筒說話。

人工交換機(座席)

人工交換機(座席)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60

功能用途:
西元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建立了人類相互之間無遠弗屆的直通管道,先由二人互通而至群聚內互通。為了各電話機間之交換連接,於是很快發明了交換座席(機)。 最早出現的是磁石式電話交換機(Magneto Telephone Exchange),接著出現了共電式電話交換機(Common Battery Telephone Exchange),前者用戶以手搖發電送鈴流給座席台,後者在用戶提起聽筒時,即自動送閉路信號給座席,值機員根據閘口掉牌或燈號即可開始接線作業。本展品是在民國50年代以前使用之小型單式人工交換機(其實是座席台),聽筒已改為耳機,但話筒仍然分離手持式。接電話時係由值機員(Operator,俗稱OP)利用塞繩來完成使用者電話間的接線和拆線。其設備簡單,包括吊牌、塞繩、通話鍵、話筒和振鈴機等。本座席最多收容20用戶(面板上之磁石吊牌數),同時可允許14位用戶相戶通話(塞繩共7對)。相對之下,今日新型數位電子交換機一個單位可收容十萬以上用戶,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特色:
本座席台為單式座席,後來用戶數增多,再將座席台並聯複接成複式座席,並且改用燈點顯示,而不再使用不便的吊牌(它還要手動恢復),目前在台北南區一局就原地暫時存藏的軍話台,即是整座壯觀的複式座席台。

750TL三極真空管

750TL三極真空管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本真空管是早期衛星通信未發達前,海岸電台發射機組之強力放大元件,其主要功能係將較低功率之射頻信號採用丙類(Class C)調變放大,將信號提升至3,000瓦特之輸出功率,再經天線強力發射出去,並經由地球上空之電離層反射而將電波傳送至世界各地,其涵蓋範圍可達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以提供航行於各海域之遠洋輪船與台灣本島間之通信聯絡。

特色:
750TL三極真空管是具代表性之強力功率放大三極真空管,輸出電力可達3kW。

VA222E 調速器

VA222E 調速器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8

功能用途:
VA222E調速管是美國Varian公司1968年產品,運用頻率範圍6000MHz,用於微波訊號調諧與放大用。

特色:
在調速器中,輸入信號的電場對電子進行速度調變,經過飄移後在電子束内形成密度調變;密度調變的電子束與輸出腔隙缝的微波場進行能量變換,電子把動能交给微波場,完成放大或振盪的功能。調速器也稱線性注管或直形管。正交場管、調速器、行波管是三種重要的動態控制微波電子管。

VA221E 調速器

VA221E 調速器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6

功能用途:
VA221E調速管是美國Varian公司1968年產品,運用頻率範圍6000MHz,用於微波訊號調諧與放大用。

特色:
在調速器中,輸入信號的電場對電子進行速度調變,經過飄移後在電子束内形成密度調變;密度調變的電子束與輸出腔隙缝的微波場進行能量變換,電子把動能交给微波場,完成放大或振盪的功能。調速器也稱線性注管或直形管。正交場管、調速器、行波管是三種重要的動態控制微波電子管。

同軸形波導管

同軸形波導管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同軸形波導管是傳導0.5MHz-5GHz微波頻段之信號用。民國70年代開始建設支線2GHz數位微波時使用此款導波管,做為微波機設備與天線間信號傳導用。

特色:
民國70年代開始建設支線2GHz數位微波時使用此款導波管,做為微波機設備與天線間信號傳導用。此圓形波導管能傳導0.5MHz-5GHz微波頻段之信號,當時使用頻率為 1900-2300 MHz。外導體直徑24mm,內導體直徑8.5mm。

E62 CU2型橢圓形波導管

E62 CU2型橢圓形波導管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3年

功能用途:
E62 CU2型橢圓形波導管是傳導6GHz微波頻段之信號用。民國70年代由北到南建設台灣西部數位微波幹線時全線使用此款導波管,做為微波機設備與天線間信號傳導用。

特色:
橢圓形,波紋狀,外徑46mm。

史特勞傑步進制交換機

史特勞傑步進制交換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1

功能用途:
步進制交換機係參考人工交換機之插口,將每一用戶之二條線接至互相絕緣之兩接點,十對接點形成一排,呈圓弧形,十層相疊,呈圓柱面,稱為線路觸排,利用接觸刷(稱為接帚)與觸排接點接觸,採用直接控制方式,由客戶電話機號盤撥號送出之脈衝信號控制接帚垂直上升至所需之階層,然後再水平迴轉至所需之接點,完成自動接線。

特色:
民國50年代,交換機進入自動化接續時代,民國51年開始使用步進制交換機,與人工交換機最主要差異交換機容量較大,且交換機依用戶所撥號碼自動撥接至受話用戶。

0.5dB-BSR-300C-SM O.P.C電纜

0.5dB-BSR-300C-SM O.P.C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2005

功能用途:
0.5dB-BSR-300C-SM O.P.C電纜是用戶迴路用光纜。

特色:
使用石英系玻璃之單模光纖,波長1310nm時光損失0.5dB/km;四芯合成一光纖帶;帶狀以藍黃綠紅紫分辨;每個unit最多25帶,100芯;本光纜樣本為300芯,材規最大為600芯;中心有鋼絞線抗張體,附有二對銅線,供施工維護連絡用。

用戶迴路與話機測試設備

用戶迴路與話機測試設備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主要功能為測試用戶迴線狀況、用戶話機絕緣、送受話器之功能及撥號脈衝比。本機經由適當操作,可以判斷用戶線是否「AB線混線(Crosswire)」、「絕緣不良有地氣(Earth)」、「與他戶混線(他C)」等,而且至今沿用日語術語。如果是「他C」,那麼上可聽到他人之交談。簡單地說,本裝置的功能就如〝112〞之人工測量台,不過現在的〝112〞都已經是自動測試系統,基本上不需要人工介入,而新型的交換機也都有自動偵測用戶線絕緣之功能。

特色:
在磁石式話機時代,最簡單的測試設備,就是一部手提型(Portable)模擬話機,帶到用戶端去實地替換測試,相當不便。本設備經改良設計可在中央局所做遠端測試,為最早使用配合步進制交換機之用戶迴路測試器。面板部份有歐姆表(供測試員判斷各類狀況)、脈衝測試器(測試用戶電話撥號盤斷續比)、脈衝測試比指示燈(目視判斷撥號盤斷續比)、撥號盤(選撥指定之被試電話)、值機員連絡電話閘口、各類測試電鍵(主要電鍵計有電源連接鍵、高低電阻連接鍵、接地連接鍵、振鈴信號連接鍵、通話連接鍵、Tip/Ring 反向連接鍵、發送嗥音連接鍵、監聽連接鍵等);配線部分計有直流電源(24伏特)連接線、電話連接線(分為測試電話與連絡電話)、避雷器連接線、用戶端子板連接線。

市話測試座席台

市話測試座席台

所在位置:2F
年份:1971

功能用途:
可測試電話外線狀況。 1.受理電話用戶障礙申告(112)。 2.配合查修.裝機.電纜等外線人員,檢測線路狀況及裝拆移機(115)。 3.啟動機房測試設備迴路 (LTT),測試電話用戶狀況。

特色:
市話測試座席台完全由人工操作,經由電表指針的充放電變化情形,判斷障礙狀態,包括: 斷線、絕緣不良、地氣、混線、他混、電混、串音、聽筒未掛…等障礙。

紙絕緣室內幹纜

紙絕緣室內幹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70

功能用途:
平衡、對型、銅導體,通訊用傳輸媒體。 用於交換局與用戶間之線路或局間之中繼線路,現仍有極少部分的市話用戶迴路使用中。

特色:
此種電纜兩端電纜均屬紙絕緣,目前已很少使用。

槌打式海纜信號鑿孔機

槌打式海纜信號鑿孔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10

功能用途:
早期建設一條陸纜或海纜的長途電報電路,會在電報線路上串接幾個電報站,各電報站都會將電報先用鑿孔機打妥紙條,等電路空閒時,再利用紙條自動發報機發訊,如此可加快電報傳送速率,也可提高電路利用率。 本物件是海底電纜通訊專用的人工鑿孔機, 鑿出的紙條可供自動發報機發送電報使用。

特色:
槌打式海纜信號鑿孔機(Submarine Cable Signaling Mallets Perforator)約在1867年發明,沒用馬達或彈簧作動力,僅藉按鈕力量帶動槓桿完成鑿孔動作。 按鍵方法:按A鍵(左按鈕) : 鑿出上孔和齒輪孔;按A1鍵(中間按鈕) :鑿出齒輪孔;按A2鍵(右按鈕) :鑿出齒輪孔和下孔。電文字母和字母空間,須按A1(中間按鈕)鍵一次,字和字的空間,須按A1(中間按鈕)鍵三次,要按下按鈕需較大力量,因此改用槌子敲打。

M14 電傳紙條發訊機

M14 電傳紙條發訊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40

功能用途:
本機是美國TELETYPE公司生產的M14電傳打字機的附屬設備-- Teletype M14 Transmitter Distributor電傳紙條發訊機。可獨自作業,能將已鑿出5單位電碼的紙條,自動發送出去,但並無鑿孔或印字功能。

特色:
本機係美國Teletype公司產品,紙條型,發送5單位電碼速度為50鮑,比摩斯電碼發報機速度快好幾倍。本機只負責將已鑿孔的紙條,發出電文電碼至對方。

紙條電傳打字機(24型)

紙條電傳打字機(24型)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0

功能用途:
將傳送進來之電訊,自動鑿出相對應之五單位電碼紙條,或將頁面電報打成紙條,以利轉發送。

特色:
紙條電傳打字機鑿出之五單位電碼紙條為五個孔,紙條寬度較摩斯電碼兩孔紙條寬。

SU壹號現波機

SU壹號現波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40

功能用途:
電報之接收端以本波紋收報機接收,收報時紙帶經本裝置之墨筆劃出波紋,波紋以方塊波表示。

特色:
另附有直流分激馬達拉動紙條前進(馬達速度為可調式)。方塊波比長短波較易辨識。本設備之墨水可回收。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所在位置:2F
年份:1927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雙流電鍵(Morse Doub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摩斯雙流電鍵為1927年至1960年代間產品,採單鍵操作,可選擇同時發送給兩個目的地。

特色:
於1930年至1960年間,臺灣大部份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皆藉由摩斯電報機以人工方式收發。軍政情報發報時須先將文字轉譯成密碼,再由收發報員以摩斯電碼傳送,收報時則以手抄代碼再予以解密。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雙流電鍵(Morse Doub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摩斯雙流電鍵為1927年至1960年代間日本沖電氣公司產品,採單鍵操作,可選擇同時發送給兩個目的地。

特色:
於1930年至1960年間,臺灣大部份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皆藉由摩斯電報機以人工方式收發。軍政情報發報時須先將文字轉譯成密碼,再由收發報員以摩斯電碼傳送,收報時則以手抄代碼再予以解密。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27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雙流電鍵(Morse Doub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摩斯雙流電鍵為1927年至1960年代間日本沖電氣公司產品,採單鍵操作,可選擇同時發送給兩個目的地。

特色:
於1930年至1960年間,臺灣大部份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皆藉由摩斯電報機以人工方式收發。軍政情報發報時須先將文字轉譯成密碼,再由收發報員以摩斯電碼傳送,收報時則以手抄代碼再予以解密。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27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雙流電鍵(Morse Doub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摩斯雙流電鍵為1927年至1960年代間日本沖電氣公司產品,採單鍵操作,可選擇同時發送給兩個目的地。

特色:
於1930年至1960年間,臺灣大部份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皆藉由摩斯電報機以人工方式收發。軍政情報發報時須先將文字轉譯成密碼,再由收發報員以摩斯電碼傳送,收報時則以手抄代碼再予以解密。

15門無繩共電式交換機

15門無繩共電式交換機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本設備為共電式小型用戶人工交換機,利用按鍵開關接續,適用於小型旅社或公司行號使用。

特色:
可提供話機電源,不需於分機端另裝設電池,分機欲撥接外線時,總機可由撥號盤撥號,再進行接通。總機人員欲呼叫分機時,以手搖方式,發送振鈴信號。

水銀整流器

水銀整流器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將交流電源透過本設備轉換成直流電源,供蓄電池組充電用,通信設備常用的電壓為直流48V或24V。

特色:
本產品於民國50年代為新科技,將交流電源透過本設備轉換成直流電源,最早的水銀整流器是可解體的,装配後還要抽成真空,很麻煩,後來就做成密封的,在一個密封的鐵罐底部盛著水銀做為陰極,頂部装有陽極,在陽極與陰極之間(接近水銀)則為栅極。

PENTACONTA CrossBar System

PENTACONTA CrossBar System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PENTACONTA Cross Bar System為小型電話交換機(PBX)設備,適用作為公司機構專用交換總機,外線連接電信局交換機之用戶端子(外線一般稱作中繼線),內線連接公司內部各員工分機,如此,多部分機共用少數外線通信。

特色:
此種小型縱橫制交換總機通常可依據公司需要提供特別服務功能。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避雷器  (保安彈器)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避雷器 (保安彈器)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

功能用途:
為避免交換設備因用戶線路設備遭受雷擊大電壓或外在電流以致破壞機房內交換設備,每一門號於機房側均設有避雷器,裝設於機房總配線架(Main Distribution Frame)與機房設備之間。當外遭受雷擊,雲母片打穿後藉接地線保護設備,或外線在長時間感應電流,導致熱線圈內熔絲被燒斷,將彈片彈開,造成外線與機房側電路隔離,達到保護機房設備之目的。保護機房交換設備,避免遭受外來電壓或電流破壞。

特色:
本設備主要用於縱橫制交換機

電鐘(母鐘及配電盤)

電鐘(母鐘及配電盤)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7

功能用途:
電信機房內通信設備所需的電源透過配電盤分送, 值機人員可在面板操控,以確保通信電源安全暢通。而電鐘母鐘 顧名思義是以電源驅動同步馬達轉動的時鐘,供作通信時記錄時間的標準母鐘,惟現代電信科技進步,已由同步網路連線的高精準原子母鐘取代。

特色:
配電盤與電鐘合置一架,值機人員便於觀察時間登錄。

20門共電式電話交換機

20門共電式電話交換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3

功能用途:
20門共電式電話交換機是早期飯店、公司行號當作電話總機用,可收容20用戶,5對內線塞繩。

特色:
20門共電式電話交換機是早期飯店、公司行號當作電話總機用,可收容20用戶,5對內線塞繩。頭戴式耳機與送話器分離,未裝撥號盤。

電報收報機附音箱

電報收報機附音箱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電報收報機使用於接收電報。當從發報機經由金屬線送來斷續直流訊號時,收報機的繼電器及音響器可將微弱的電流轉變成可聽聞的嘀嗒信號。

特色:
本電報收報機附有音箱,有共鳴擴音效果。

摩斯收報機

摩斯收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

功能用途:
將摩斯電碼轉成波紋,收報時紙帶經本裝置之墨筆劃出波紋,波紋以長、短線條表示,本摩斯收報機用收報端,由打出之紙帶來判定收報內容。

特色:
紙條前進係靠彈簧帶動齒輪,其紙帶收藏於抽屜內。

摩斯雙電鍵人工發報機

摩斯雙電鍵人工發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20

功能用途:
送出正負雙極電流,作為摩斯人工發報電鍵。

特色:
雙電鍵接觸點多發報效果佳,能送出正負雙極電流。

摩斯發報電鍵

摩斯發報電鍵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40

功能用途:
摩斯發報電鍵設有彈片,按下電鍵時可自動連續發出滴(DOT)信號,以按鍵時間長短,控制滴(DOT)之點數,以人工按壓專用電鍵來發電報。

特色:
發報速度比一般電鍵快且省力。 一般電鍵是以中食指向下按電鍵發報,本機則是用姆指及食指左右壓電鍵發報。

傳統型歐洲式直鍵電鍵

傳統型歐洲式直鍵電鍵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本文物是摩斯電碼人工發訊的主要工具,這型電鍵是典型的歐洲式直鍵,它是最古老、最簡單和傳統電鍵。

特色:
本文物具有堅固的外觀,操縱桿是由黃銅製成,比較粗厚,拉力彈簧的彈力和接觸點的間距均為可調式,間距越小發報速度越快。操作鈕成半圓型,按鍵方式是以姆指、食指和中指緊握操作鈕,手腕和前臂幾乎水平,且無支撐。此型電鍵最大缺點為報務員長期打電報會造成前臂重複性拉傷。

摩斯西電電鍵

摩斯西電電鍵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30

功能用途:
摩斯西電電鍵(Morse WE Telegraph Key)為美國西電公司於1930年所產製之無線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

特色:
摩斯西電電鍵較一般電鍵輕小,利於攜帶,大多用於軍中及船上。本設備附有開關,以防止收報時誤壓到電鍵。

英文電報用打字機

英文電報用打字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0

功能用途:
報務人員利用本打字機將置於其上面之收報波紋紙條,打成頁面收報電報稿,將收報波紋紙條,打成頁面收報電報,以便送給客戶或儲存。

特色:
節省抄寫電報人力。

摩斯單流電鍵

摩斯單流電鍵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20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單流電鍵(Morse Sing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日本新興製作所於1920年代所產製之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

特色:
附有開關,以防止收報時誤壓到電鍵。

摩斯單流電鍵

摩斯單流電鍵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此型單流電鍵(Sing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日本新興製作所於1920年代所產製之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

特色:
附有開關,以防止收報時誤壓到電鍵。

摩斯克利特鍵盤鑿孔機

摩斯克利特鍵盤鑿孔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40

功能用途:
摩斯克利特鍵盤鑿孔機按下鍵盤字鍵時,即可在紙條上鑿出相對應之摩斯電碼孔,利用本設備可事先鑿妥電報紙條,再利用自動摩斯發報機發送電報。

特色:
比人工鑿孔,快速且省力。

極小型攜帶用直流電流計

極小型攜帶用直流電流計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5

功能用途:
控制電流,測試用。

特色:
電流0.02mA~75mA 最大電壓 1.5V,準確度高。

摩斯開路式單工電報電路設備

摩斯開路式單工電報電路設備

所在位置:2F
年份:1930

功能用途:
木箱(迴音箱)為電報收報時聚音用,音響器置於木箱內聚音便利收報人員判聽辨識,本開路式單工電報電路設備為電報收報用。

特色:
開路式單工電報音響器具有伸縮臂,便利收報人員拉取迴音箱靠近身體聽取辨識收報內容。

摩斯收發報機(指示器)

摩斯收發報機(指示器)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9

功能用途:
收、發報時通電指針會移動指示,本指示器用於收、發報雙端,以利了解有無收發報及電路現況。

特色:
早期簡易型電流指示器,指示器置於玻璃罩內具有防塵防濕防銹功能。

搖鈴式投幣公用電話機

搖鈴式投幣公用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6

功能用途:
此型搖鈴式投幣公用電話機屬於磁石式公話機,僅適用於市內電話。公用電話機右側之組件為手搖發電機搖柄。使用磁石式公用電話機發話時,須先旋轉右側發電機之搖桿,產生鈴流告知人工交換總機值機員,值機員確認使用者投幣後配合接線,建立兩端之通話。

特色:
此型搖鈴式投幣公用電話機之收費機制具選幣功能,適用於新台幣五角硬幣,依錢幣大小、重量及材質以機械動作進行篩選。其用於放置錢箱之下機門鎖具特殊結構,錢箱抽離機身後,入幣口即自動關閉,須俟拆除箱蓋鉛封後才能從錢箱內部開啟,具智慧防盜、防弊功能。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屬於撥號盤式公話機,僅適用於市內電話。當使用者要呼叫對方時,投幣後依序撥轉對方電話號碼,公用話機即送出對應的脈波信號,機房內自動交換機識別所收到的脈波信號進行轉接連線,雙方即可通話。撥號時,順時針轉動撥號盤至止撥位置鬆開,撥號盤回轉時產生斷續脈波送至自動交換機接通電話。

特色:
電信局所屬之電信機械修配所於1960年代初期開始自行研發公用電話機;本話機為台灣電信管理局電信修配所以4號電話機為基礎,加裝投幣口及錢箱裝置供民眾使用。民眾撥通電話後投入錢幣啟動通話回路再進行通話,因而稱為後付式公用電話機。此型公話機之收費機制適用於新台幣伍角(較大型)硬幣。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屬於撥號盤式公話機,僅適用於市內電話。當使用者要呼叫對方時,投幣後依序撥轉對方電話號碼,公用話機即送出對應的脈波信號,機房內自動交換機識別所收到的脈波信號進行轉接連線,雙方即可通話。撥號時,順時針轉動撥號盤至止撥位置鬆開,撥號盤回轉時產生斷續脈波送至自動交換機接通電話。

特色:
電信局所屬之電信機械修配所於1960年代初期開始自行研發公用電話機;本話機為台灣電信管理局電信修配所以4號電話機為基礎,加裝投幣口及錢箱裝置供民眾使用。民眾撥通電話後投入錢幣啟動通話回路再進行通話,因而稱為後付式公用電話機。此型公話機之收費機制適用於新台幣伍角(較大型)硬幣。

TW15(672)型自動投幣式長途撥號公用電話機

TW15(672)型自動投幣式長途撥號公用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75

功能用途:
此型自動投幣式長途撥號公用電話機屬於撥號盤式公話機,適用於市內電話及長途電話直撥。當使用者要呼叫對方時,投幣後依序撥轉對方電話號碼,公用話機即送出對應的脈波信號,機房內自動交換機識別所收到的脈波信號進行轉接連線,雙方即可通話。撥號時,順時針轉動撥號盤至止撥位置鬆開,撥號盤回轉時產生斷續脈波送至自動交換機接通電話。

特色:
此型自動投幣式長途撥號公用電話機之收費機制具選幣功能,有雙投幣口及雙錢道組,適合新台幣一元及五元分開投幣,依錢幣大小、重量及材質以機械動作進行篩選。其用於放置錢箱之下機門鎖具特殊結構,錢箱抽離機身後,入幣口即自動關閉,須俟拆除箱蓋鉛封後才能從錢箱內部開啟,具智慧防盜、防弊功能。

海纜樣品

海纜樣品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70

功能用途:
海底用長距離通訊高頻傳輸媒體,使用於跨大洋兩岸數千公里之通訊海纜-深海用或鎧裝外被已去除。

特色:
因使用於海底遠距,為減少衰減量,避免有太多的幫電器裝置,故加大其內外導導之直徑;中心導體為內包鋼絞線,可免實心銅導體集膚效應,亦可增加抗張力。

線徑1.2mm/4.5mm細心同軸電纜

線徑1.2mm/4.5mm細心同軸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7

功能用途:
高頻用通訊傳輸媒體 當時使用頻率可達12M,2700個音頻電路。本同軸電纜為1969-1981年間使用於台北-基隆之通訊電纜。

特色:
本電纜外被PE,第二層為鉛皮,內、外導體1.2/4.4mm的細心同軸管4管,特性阻抗75歐姆。電纜中附有中心及外在0.9mm對型芯線,可固定、保護同軸管,亦為中間區引出音頻電路及連絡監視等用途。

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5

功能用途:
陸上用中長距離通訊高頻同軸傳輸媒體,使用於台灣-澎湖第一條海纜之兩端陸纜。

特色:
外導體為鋁質,應為基於成本考量。PE外被下有二層鋼帶鎧裝,可用於直埋。本同軸電纜通訊系統建造於1965年交通部與國防部合建並由澎湖再連接至金門。台澎之間陸上有四個幫電器,海上則使用大外徑之內外導體,未使用幫電器。於1990年中斷後放棄,未再修理。

線徑8.4mm/25.4mm海底同軸電纜

線徑8.4mm/25.4mm海底同軸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5

功能用途:
海上用中長距離通訊高頻同軸傳輸媒體,使用於台灣-澎湖之第一條同軸海纜。

特色:
本同軸電纜通訊系統建造於1965年交通部與國防部合建,並由澎湖再連接至金門。台澎之間陸上有四個幫電器,海上則使用大外徑之內外導體,未使用幫電器。澎湖-金門間使用較細之同軸內外導體,但海中設有5個幫電器。於1990年中斷後放棄,未再修理。

海底同軸電纜

海底同軸電纜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長程長途載波電路用。

特色:
早期為長程通信重要傳輸媒體,目前已被施工方便又便宜的光纖傳輸媒體所取代。

線徑4.0mm/15.7mm海底同軸電纜

線徑4.0mm/15.7mm海底同軸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7

功能用途:
海上用中長距離通訊高頻同軸傳輸媒體,使用於澎湖-金門之第一條同軸海纜。

特色:
本同軸電纜通訊系統建造於1965年交通部與國防部合建,並由澎湖再連接至金門。台澎之間陸上有四個幫電器,海上則使用大外徑之內外導體,未使用幫電器。澎湖-金門間使用較細之同軸內外導體,但海中設有5個幫電器。於1990年中斷後放棄,未再修理。

0.4mm-2400P紙絕緣鉛包電纜

0.4mm-2400P紙絕緣鉛包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4

功能用途:
0.4mm-2400P紙絕緣鉛包電纜,是早期市內電話交換局與用戶間之線路用。

特色:
0.4mm -2400 P 紙絕緣星絞鉛包電纜,本電纜導體電阻20度C時應符合標準值為139.0 歐姆/公里,最大值147.5歐姆/公里之範圍。各星絞內每對心線之靜電容量以 1kHz 交流測定時其靜電容量標值為 55nf/KM。

0.5mm-100P紙絕緣鉛包電纜

0.5mm-100P紙絕緣鉛包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4

功能用途:
0.5mm-100P紙絕緣鉛包電纜是市內電話交換局與用戶間之線路用。

特色:
紙絕緣鉛皮電纜是最早之國產地下配線電纜,目前已汰換為彩色PE絕緣充修積層被覆(C C P-JF-LAP)市內星紋電纜。

0.4mm-600P-CCP-JF-LAP電纜

0.4mm-600P-CCP-JF-LAP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2

功能用途:
0.4mm-600P-CCP-JF-LAP電纜是市內電話架空及地下配線電纜用。

特色:
本項0.4mm-600P- CCP-LAP電纜,其材料必備條件:電纜心線導體材料須符合CNS軟銅單電線之規定,PE絕緣體及PE被覆體、電纜心線之導體電阻、絕緣電阻、絕緣耐壓、靜電容量、電容不平銜值及鋁帶遮蔽電阻皆須符合交通部電信總局編訂 "電信技術規範--器材規格"之規定。

鋼帶防蝕電纜

鋼帶防蝕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8

功能用途:
鋼帶防蝕電纜是市內電話在山坡地區之架空電纜線路用。

特色:
這種鋼帶防蝕電纜可以防範松鼠、螞蟻或蜂蟲咬傷電纜。

0.4mm-200P-CCP-AP-SS電纜

0.4mm-200P-CCP-AP-SS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0.4 mm - 200P -C C P -AP-SS 電纜,線路施工時自持型電纜不必再另行架設鋼絞線,簡化施工作業。係用作市內電話交換局與用戶間之線路用。

特色:
電纜材料必備條件:電纜心線導體材料須符合CNS軟銅單電線之規定,PE絕緣體及PE被覆體、電纜心線之導體電阻、絕緣電阻、絕緣耐壓、靜電容量皆須符合 "電信技術規範--器材規格"之規定。

0.4mm-1200P重遮蔽電纜

0.4mm-1200P重遮蔽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78

功能用途:
0.4mm-1200P重遮蔽電纜是市內電話交換局與用戶間電磁干擾嚴重之市內地下幹線電纜線路用。

特色:
0.4mm-1200P重遮蔽電纜,可以防範電力及台鐵電氣化之電磁感應干擾。

0.32mm-4800P-PEF-STP電纜

0.32mm-4800P-PEF-STP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0

功能用途:
0.32mm-4800P-PEF-STP電纜是市內電話交換局與用戶間之幹線電纜線路用。

特色:
0.32 mm-4800P-PEF - STP小線徑高容量幹線電纜,國內未推廣使用。

HAW-3海纜樣品及黏附鏤刻

HAW-3海纜樣品及黏附鏤刻

所在位置:2F
年份:1975

功能用途:
海底用長距離通訊高頻傳輸媒體。使用於跨太平洋兩岸數千公里之通訊海纜。

特色:
因使用於海底遠距,為減少衰減量,避免有太多的幫電器裝置,故加大其內外導導之直徑;中心導體為內包鋼絞線,可免實心銅導體集膚效應,亦可增加抗張力。

12號保安器

12號保安器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保安器裝設於通信設備之前端,用於保護通信設備免受雷擊或高電壓、高電流之危害,進而保護使用者不受波及。

特色:
早期之保安器,體積大。熔絲及避雷管外露。熔絲為串聯於電路上可防過量電流。避雷管為並聯於電路上,可防過量電壓。

試一號保安器

試一號保安器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保安器裝設於通信設備之前端,用於保護通信設備,免受雷擊或高電壓、高電流之危害,進而保護使用者不受波及。

特色:
近正方形外觀。內裝避雷管。避雷管為並聯於電路上,可防過量電壓。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所在位置:2樓展示中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每一用戶均有個別計次器,該單元上標示用戶之電話號碼,作為電信公司向該用戶收取通話費用之依據。當用戶撥打計費電話完成接續後,交換機會依該用戶所撥被叫號碼,產生不同計費週期之計費脈衝傳送至該用戶所屬之計次器,每一計費脈衝會使計次單元前進一格。每個月於固定日期以照相機拍攝所有計次器數字,扣減上月數字,即為本月該用戶之實際通話數。記錄每一用戶通話費用。

特色:
與步進制交換機最大不同點在其控制採用共控制,以標接器(MARKER)控制接續動作。

藏品推薦:

縱橫制交換機縱橫機鍵(C400TA-6LPOGT)

縱橫制交換機縱橫機鍵(C400TA-6LPOGT)

所在位置:2樓展示中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鍵由簧片組、縱橫桿及電磁鐵所組成,藉電磁鐵動作使固定簧片與可動簧片接觸,可動簧片於水平側相當點複接成水平路,固定簧片於同一縱列複接成垂直路,二者交接構成通話路。每一縱橫機鍵上水平側由5支水平桿構成10個水平路和20支垂直桿構成20個垂直路組成: (一)水平側有5支水平桿(Horizontal Bar),又稱為選擇桿(Selecting Bar),每一選擇桿20彈簧導針以配合每一垂直單體,另外有10只選擇電磁鐵,其中6只裝在機鍵左側,4只裝在右側,電磁鐵裝在選擇桿上,藉由上下動作形成10個水平路。 (二)由20支垂直單體構成,每一單體包括5支水平桿、保持電磁鐵和10組交接點。主要用於電話交換。

特色:
縱橫機鍵為縱橫制交換機基本機件,亦是縱橫制交換機定名之由來。

藏品推薦:

摩斯電報用音響器

摩斯電報用音響器

所在位置:2樓展示中
年份:約1930

功能用途:
摩斯電報用音響器將收報音響器裝設於木箱內聚音產生共鳴效果,便利收報人員判聽辨識。

特色:
收報用音響器裝設於木箱內,產生共鳴時更易於辨識。

藏品推薦:

20門磁石式牆掛電話交換機

20門磁石式牆掛電話交換機

所在位置:2樓展示中
年份:1953

功能用途:
本展品是早期飯店、公司行號當作電話總機用,可收容20用戶6對塞繩,即同時最多只有12用戶能互相通話。當主叫用戶想發話時,搖動磁石式話機之發電機把手產生電流,使主叫用戶在磁石式人工電話交換機相對應之吊牌軛鐵因磁力線作用而吸住吊桿,原被吊桿勾住的吊牌掉下,接線生看到吊牌掉下,以應答塞繩插入主叫用戶對應之閘口,與主叫用戶對話問明被叫用戶號碼後,以呼叫塞繩插入被叫用戶對應之閘口,搖動磁石式人工電話交換機座席之發電機把手產生電流,或扳動振鈴按鍵,被叫用戶磁石式話機響鈴,被叫用戶應答,主、被叫用戶經由應答塞繩、呼叫塞繩連接達成通話。當雙方通話完畢,任何一方再搖動磁石式話機之發電機把手產生電流,使座席上該對塞繩相對應的終話吊牌掉下,接線生看到終話吊牌掉下,即可拆線。由於整個通話過程值機接線生都可以監聽,所以接線生常在無意間知道許多秘密,也因此與用戶之關係非常密切。

特色:
牆掛式,可收容20用戶6對塞繩,即同時最多只有12用戶能互相通話,附有戴頭式雙耳機。

藏品推薦: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27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雙流電鍵(Morse Doub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摩斯雙流電鍵為1927年至1960年代間日本沖電氣公司產品,採單鍵操作,可選擇同時發送給兩個目的地。

特色:
於1930年至1960年間,臺灣大部份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皆藉由摩斯電報機以人工方式收發。軍政情報發報時須先將文字轉譯成密碼,再由收發報員以摩斯電碼傳送,收報時則以手抄代碼再予以解密。

藏品推薦: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27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雙流電鍵(Morse Doub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摩斯雙流電鍵為1927年至1960年代間日本沖電氣公司產品,採單鍵操作,可選擇同時發送給兩個目的地。

特色:
於1930年至1960年間,臺灣大部份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皆藉由摩斯電報機以人工方式收發。軍政情報發報時須先將文字轉譯成密碼,再由收發報員以摩斯電碼傳送,收報時則以手抄代碼再予以解密。

藏品推薦:

電信技術季刊第2卷第3期

電信技術季刊第2卷第3期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電信技術季刊」為交通部電信總局定期發行之電信技術刊物。電信總局於1950年起發行「台灣電信」月刊,屬綜合性刊物。因技術稿源充沛,乃於1957年改為純技術性之「台灣電信技術季刊」。1981年8月,電信總局為紀念我國電信創設屆滿百年,創刊「電信技術季刊」第1卷第1期。復因當時電信機構調整,台灣電信管理局分成北中南三區管理局,故停刊發行23年之「台灣電信技術季刊」。

特色:
「電信技術季刊」除沿襲「台灣電信技術季刊」發行精神,刊載電信技術、工程、營業、通信及管理等領域之作品外,為提供電信同仁累積經驗、吸收新知及切磋耕耘之園地,更延伸至電信技術理論、電信研究發展、國際上電信新技術規範與標準、電信技術問題與解答、電信技術新書刊之評介及新管理技術等。本期「電信技術季刊」為1983年2月發行之刊物。

藏品推薦: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雙流電鍵(Morse Doub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摩斯雙流電鍵為1927年至1960年代間日本沖電氣公司產品,採單鍵操作,可選擇同時發送給兩個目的地。

特色:
於1930年至1960年間,臺灣大部份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皆藉由摩斯電報機以人工方式收發。軍政情報發報時須先將文字轉譯成密碼,再由收發報員以摩斯電碼傳送,收報時則以手抄代碼再予以解密。

藏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