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類
20門磁石式牆掛電話交換機
高氏中文捲筒式電報打字機(MODEL600)
縱橫制交換機縱橫機鍵(C400TA-6LPOGT)
摩斯電報用音響器
20門單繩共電式電話交換機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傳真收發報機
槌打式海纜信號鑿孔機
M14 電傳紙條發訊機
紙條電傳打字機(24型)
SU壹號現波機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摩斯雙流電鍵
15門無繩共電式交換機
水銀整流器
PENTACONTA CrossBar System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避雷器 (保安彈器)
電鐘(母鐘及配電盤)
20門共電式電話交換機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電報收報機附音箱
摩斯收報機
摩斯雙電鍵人工發報機
摩斯發報電鍵
傳統型歐洲式直鍵電鍵
摩斯西電電鍵
英文電報用打字機
摩斯單流電鍵
摩斯單流電鍵
摩斯克利特鍵盤鑿孔機
極小型攜帶用直流電流計
摩斯開路式單工電報電路設備
摩斯收發報機(指示器)
搖鈴式投幣公用電話機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
TW15(672)型自動投幣式長途撥號公用電話機
海纜樣品
線徑1.2mm/4.5mm細心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
線徑8.4mm/25.4mm海底同軸電纜
海底同軸電纜
線徑4.0mm/15.7mm海底同軸電纜
0.4mm-2400P紙絕緣鉛包電纜
0.5mm-100P紙絕緣鉛包電纜
0.4mm-600P-CCP-JF-LAP電纜
鋼帶防蝕電纜
0.4mm-200P-CCP-AP-SS電纜
0.4mm-1200P重遮蔽電纜
0.32mm-4800P-PEF-STP電纜
HAW-3海纜樣品及黏附鏤刻
12號保安器
試一號保安器
加拿大無線熔絲保安器
5對集合保安器
海底電纜
Delvil 磁石式電話牆機
甲655號磁石式電話桌機
攜帶型磁石式電話機
方型磁石式電話桌機
共電式電話機(原名乙型自動電話)
Solidback 磁石式電話牆機
(史特勞傑)繼電器測試器
Delvil 磁石式電話牆機
乙型磁石式電話機
4號共電式電話桌機
真珠型Pearl電話機
按鈕式電話
牆掛磁石式電話機
貝爾發明之電話機模型
貝爾發明之送受話器模型
貝爾發明之液體送受話器模型
貝爾發明之液體送受話器模型
可變電容器 33片
可變電容器 31X2 23X2 連
同調線圈 8-11Mhz
塞子電阻器 4.4 KΩ
224-2型可變電感器 25mh
RCA 6166四極集束功率真空管
833A 三極真空管
TW-511A 三極真空管
8127 多極水銀蒸氣真空管
撥盤式自動電話機
陶管(含鑄鐵管,陶瓷方管和鑄鐵管)
混凝土管枕
連結式聚乙烯(PE)管枕與填沙用聚乙烯(PE)管枕
縱橫制交換機出中繼器(C400TA-5LPOGTAU-46941)
CCP-JF電纜接頭
中菲台港越地平微波系統開放通信紀念盤
摩斯自動發報機
4號自動電話桌機
500號自動電話桌機
600A1RA型自動電話桌機
600A1型按鈕式自動電話桌機
UE-851三極真空管
20門磁石式牆掛電話交換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3
功能用途:
本展品是早期飯店、公司行號當作電話總機用,可收容20用戶6對塞繩,即同時最多只有12用戶能互相通話。當主叫用戶想發話時,搖動磁石式話機之發電機把手產生電流,使主叫用戶在磁石式人工電話交換機相對應之吊牌軛鐵因磁力線作用而吸住吊桿,原被吊桿勾住的吊牌掉下,接線生看到吊牌掉下,以應答塞繩插入主叫用戶對應之閘口,與主叫用戶對話問明被叫用戶號碼後,以呼叫塞繩插入被叫用戶對應之閘口,搖動磁石式人工電話交換機座席之發電機把手產生電流,或扳動振鈴按鍵,被叫用戶磁石式話機響鈴,被叫用戶應答,主、被叫用戶經由應答塞繩、呼叫塞繩連接達成通話。當雙方通話完畢,任何一方再搖動磁石式話機之發電機把手產生電流,使座席上該對塞繩相對應的終話吊牌掉下,接線生看到終話吊牌掉下,即可拆線。由於整個通話過程值機接線生都可以監聽,所以接線生常在無意間知道許多秘密,也因此與用戶之關係非常密切。
特色:
牆掛式,可收容20用戶6對塞繩,即同時最多只有12用戶能互相通話,附有戴頭式雙耳機。
高氏中文捲筒式電報打字機(MODEL600)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5
功能用途:
高氏中文捲筒式電報打字機係作為中文發送及接收電報用。
特色:
由於中文電報必須先轉譯成電碼,再用摩斯電碼傳遞, 發報程序相當繁複; 因此,1965年電信局購置了2台高仲芹所發明之中文電報打字機(Chinese character teleprinter) ,分設於臺北及臺南兩報房中試用, 希望對中文電報傳遞之效率有所提升。不過, 由於此種電報打字機發報部分雖可直接打入國字,而收報則必須使用特設之機器電碼, 試用後仍感不便, 故未再繼續推廣使用。
縱橫制交換機縱橫機鍵(C400TA-6LPOGT)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鍵由簧片組、縱橫桿及電磁鐵所組成,藉電磁鐵動作使固定簧片與可動簧片接觸,可動簧片於水平側相當點複接成水平路,固定簧片於同一縱列複接成垂直路,二者交接構成通話路。每一縱橫機鍵上水平側由5支水平桿構成10個水平路和20支垂直桿構成20個垂直路組成: (一)水平側有5支水平桿(Horizontal Bar),又稱為選擇桿(Selecting Bar),每一選擇桿20彈簧導針以配合每一垂直單體,另外有10只選擇電磁鐵,其中6只裝在機鍵左側,4只裝在右側,電磁鐵裝在選擇桿上,藉由上下動作形成10個水平路。 (二)由20支垂直單體構成,每一單體包括5支水平桿、保持電磁鐵和10組交接點。主要用於電話交換。
特色:
縱橫機鍵為縱橫制交換機基本機件,亦是縱橫制交換機定名之由來。
摩斯電報用音響器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30
功能用途:
摩斯電報用音響器將收報音響器裝設於木箱內聚音產生共鳴效果,便利收報人員判聽辨識。
特色:
收報用音響器裝設於木箱內,產生共鳴時更易於辨識。
20門單繩共電式電話交換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
功能用途:
共電式與磁石式最大差別是 一、共電式通話電流由交換機集中供應,而磁石式通話電流由用戶磁石式話機旁的乾電池供應。 二、以燈泡取代吊牌通知接線生發、終話。當主叫用戶想發話時,拿起共電式話機之聽筒,原被聽筒壓住之勾鍵彈起,接點迴路接通共電式人工電話交換機主叫用戶對應之燈泡,接線生看到燈亮,以應答塞繩插入主叫用戶對應之閘口,與主叫用戶對話問明被叫用戶號碼後,以呼叫塞繩插入被叫用戶對應之閘口,扳動振鈴按鍵送出振鈴信號,被叫用戶共電式話機響鈴,被叫用戶拿起共電式話機之聽筒應答,主、被叫用戶經由應答塞繩、呼叫塞繩連接達成通話。當雙方通話完畢,放回聽筒使座席上該對塞繩相對應的終話燈亮,接線生看到終話燈亮,即可拆線。
特色:
20門單繩共電式電話交換機是早期飯店、公司行號當作電話總機用,可收容20用戶,10對塞繩,裝有撥號盤與外線連接,頭戴式耳機與送話器結合一體。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每一用戶均有個別計次器,該單元上標示用戶之電話號碼,作為電信公司向該用戶收取通話費用之依據。當用戶撥打計費電話完成接續後,交換機會依該用戶所撥被叫號碼,產生不同計費週期之計費脈衝傳送至該用戶所屬之計次器,每一計費脈衝會使計次單元前進一格。每個月於固定日期以照相機拍攝所有計次器數字,扣減上月數字,即為本月該用戶之實際通話數。記錄每一用戶通話費用。
特色:
與步進制交換機最大不同點在其控制採用共控制,以標接器(MARKER)控制接續動作。
傳真收發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8
功能用途:
將客戶手寫之電報稿,原樣地發送或接收,傳真收發報用。
特色:
傳真電報稿不必先譯成電碼再傳送,可直接真蹟送到對方客戶。
槌打式海纜信號鑿孔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10
功能用途:
早期建設一條陸纜或海纜的長途電報電路,會在電報線路上串接幾個電報站,各電報站都會將電報先用鑿孔機打妥紙條,等電路空閒時,再利用紙條自動發報機發訊,如此可加快電報傳送速率,也可提高電路利用率。
本物件是海底電纜通訊專用的人工鑿孔機, 鑿出的紙條可供自動發報機發送電報使用。
特色:
槌打式海纜信號鑿孔機(Submarine Cable Signaling Mallets Perforator)約在1867年發明,沒用馬達或彈簧作動力,僅藉按鈕力量帶動槓桿完成鑿孔動作。
按鍵方法:按A鍵(左按鈕) : 鑿出上孔和齒輪孔;按A1鍵(中間按鈕) :鑿出齒輪孔;按A2鍵(右按鈕) :鑿出齒輪孔和下孔。電文字母和字母空間,須按A1(中間按鈕)鍵一次,字和字的空間,須按A1(中間按鈕)鍵三次,要按下按鈕需較大力量,因此改用槌子敲打。
M14 電傳紙條發訊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40
功能用途:
本機是美國TELETYPE公司生產的M14電傳打字機的附屬設備-- Teletype M14 Transmitter Distributor電傳紙條發訊機。可獨自作業,能將已鑿出5單位電碼的紙條,自動發送出去,但並無鑿孔或印字功能。
特色:
本機係美國Teletype公司產品,紙條型,發送5單位電碼速度為50鮑,比摩斯電碼發報機速度快好幾倍。本機只負責將已鑿孔的紙條,發出電文電碼至對方。
紙條電傳打字機(24型)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0
功能用途:
將傳送進來之電訊,自動鑿出相對應之五單位電碼紙條,或將頁面電報打成紙條,以利轉發送。
特色:
紙條電傳打字機鑿出之五單位電碼紙條為五個孔,紙條寬度較摩斯電碼兩孔紙條寬。
SU壹號現波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40
功能用途:
電報之接收端以本波紋收報機接收,收報時紙帶經本裝置之墨筆劃出波紋,波紋以方塊波表示。
特色:
另附有直流分激馬達拉動紙條前進(馬達速度為可調式)。方塊波比長短波較易辨識。本設備之墨水可回收。
摩斯雙流電鍵
所在位置:2F
年份:1927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雙流電鍵(Morse Doub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摩斯雙流電鍵為1927年至1960年代間產品,採單鍵操作,可選擇同時發送給兩個目的地。
特色:
於1930年至1960年間,臺灣大部份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皆藉由摩斯電報機以人工方式收發。軍政情報發報時須先將文字轉譯成密碼,再由收發報員以摩斯電碼傳送,收報時則以手抄代碼再予以解密。
摩斯雙流電鍵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雙流電鍵(Morse Doub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摩斯雙流電鍵為1927年至1960年代間日本沖電氣公司產品,採單鍵操作,可選擇同時發送給兩個目的地。
特色:
於1930年至1960年間,臺灣大部份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皆藉由摩斯電報機以人工方式收發。軍政情報發報時須先將文字轉譯成密碼,再由收發報員以摩斯電碼傳送,收報時則以手抄代碼再予以解密。
藏品推薦:
摩斯雙流電鍵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27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雙流電鍵(Morse Doub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摩斯雙流電鍵為1927年至1960年代間日本沖電氣公司產品,採單鍵操作,可選擇同時發送給兩個目的地。
特色:
於1930年至1960年間,臺灣大部份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皆藉由摩斯電報機以人工方式收發。軍政情報發報時須先將文字轉譯成密碼,再由收發報員以摩斯電碼傳送,收報時則以手抄代碼再予以解密。
藏品推薦:
摩斯雙流電鍵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27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雙流電鍵(Morse Doub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摩斯雙流電鍵為1927年至1960年代間日本沖電氣公司產品,採單鍵操作,可選擇同時發送給兩個目的地。
特色:
於1930年至1960年間,臺灣大部份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皆藉由摩斯電報機以人工方式收發。軍政情報發報時須先將文字轉譯成密碼,再由收發報員以摩斯電碼傳送,收報時則以手抄代碼再予以解密。
藏品推薦:
15門無繩共電式交換機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本設備為共電式小型用戶人工交換機,利用按鍵開關接續,適用於小型旅社或公司行號使用。
特色:
可提供話機電源,不需於分機端另裝設電池,分機欲撥接外線時,總機可由撥號盤撥號,再進行接通。總機人員欲呼叫分機時,以手搖方式,發送振鈴信號。
水銀整流器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將交流電源透過本設備轉換成直流電源,供蓄電池組充電用,通信設備常用的電壓為直流48V或24V。
特色:
本產品於民國50年代為新科技,將交流電源透過本設備轉換成直流電源,最早的水銀整流器是可解體的,装配後還要抽成真空,很麻煩,後來就做成密封的,在一個密封的鐵罐底部盛著水銀做為陰極,頂部装有陽極,在陽極與陰極之間(接近水銀)則為栅極。
PENTACONTA CrossBar System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PENTACONTA Cross Bar System為小型電話交換機(PBX)設備,適用作為公司機構專用交換總機,外線連接電信局交換機之用戶端子(外線一般稱作中繼線),內線連接公司內部各員工分機,如此,多部分機共用少數外線通信。
特色:
此種小型縱橫制交換總機通常可依據公司需要提供特別服務功能。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避雷器 (保安彈器)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
功能用途:
為避免交換設備因用戶線路設備遭受雷擊大電壓或外在電流以致破壞機房內交換設備,每一門號於機房側均設有避雷器,裝設於機房總配線架(Main Distribution Frame)與機房設備之間。當外遭受雷擊,雲母片打穿後藉接地線保護設備,或外線在長時間感應電流,導致熱線圈內熔絲被燒斷,將彈片彈開,造成外線與機房側電路隔離,達到保護機房設備之目的。保護機房交換設備,避免遭受外來電壓或電流破壞。
特色:
本設備主要用於縱橫制交換機
電鐘(母鐘及配電盤)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7
功能用途:
電信機房內通信設備所需的電源透過配電盤分送, 值機人員可在面板操控,以確保通信電源安全暢通。而電鐘母鐘 顧名思義是以電源驅動同步馬達轉動的時鐘,供作通信時記錄時間的標準母鐘,惟現代電信科技進步,已由同步網路連線的高精準原子母鐘取代。
特色:
配電盤與電鐘合置一架,值機人員便於觀察時間登錄。
20門共電式電話交換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3
功能用途:
20門共電式電話交換機是早期飯店、公司行號當作電話總機用,可收容20用戶,5對內線塞繩。
特色:
20門共電式電話交換機是早期飯店、公司行號當作電話總機用,可收容20用戶,5對內線塞繩。頭戴式耳機與送話器分離,未裝撥號盤。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每一用戶均有個別計次器,該單元上標示用戶之電話號碼,作為電信公司向該用戶收取通話費用之依據。當用戶撥打計費電話完成接續後,交換機會依該用戶所撥被叫號碼,產生不同計費週期之計費脈衝傳送至該用戶所屬之計次器,每一計費脈衝會使計次單元前進一格。每個月於固定日期以照相機拍攝所有計次器數字,扣減上月數字,即為本月該用戶之實際通話數。記錄每一用戶通話費用。
特色:
與步進制交換機最大不同點在其控制採用共控制,以標接器(MARKER)控制接續動作。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每一用戶均有個別計次器,該單元上標示用戶之電話號碼,作為電信公司向該用戶收取通話費用之依據。當用戶撥打計費電話完成接續後,交換機會依該用戶所撥被叫號碼,產生不同計費週期之計費脈衝傳送至該用戶所屬之計次器,每一計費脈衝會使計次單元前進一格。每個月於固定日期以照相機拍攝所有計次器數字,扣減上月數字,即為本月該用戶之實際通話數。記錄每一用戶通話費用。
特色:
與步進制交換機最大不同點在其控制採用共控制,以標接器(MARKER)控制接續動作。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每一用戶均有個別計次器,該單元上標示用戶之電話號碼,作為電信公司向該用戶收取通話費用之依據。當用戶撥打計費電話完成接續後,交換機會依該用戶所撥被叫號碼,產生不同計費週期之計費脈衝傳送至該用戶所屬之計次器,每一計費脈衝會使計次單元前進一格。每個月於固定日期以照相機拍攝所有計次器數字,扣減上月數字,即為本月該用戶之實際通話數。記錄每一用戶通話費用。
特色:
與步進制交換機最大不同點在其控制採用共控制,以標接器(MARKER)控制接續動作。
縱橫制交換機用戶計次器(C56A-METU) 或 R11號B度數計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每一用戶均有個別計次器,該單元上標示用戶之電話號碼,作為電信公司向該用戶收取通話費用之依據。當用戶撥打計費電話完成接續後,交換機會依該用戶所撥被叫號碼,產生不同計費週期之計費脈衝傳送至該用戶所屬之計次器,每一計費脈衝會使計次單元前進一格。每個月於固定日期以照相機拍攝所有計次器數字,扣減上月數字,即為本月該用戶之實際通話數。記錄每一用戶通話費用。
特色:
與步進制交換機最大不同點在其控制採用共控制,以標接器(MARKER)控制接續動作。
電報收報機附音箱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電報收報機使用於接收電報。當從發報機經由金屬線送來斷續直流訊號時,收報機的繼電器及音響器可將微弱的電流轉變成可聽聞的嘀嗒信號。
特色:
本電報收報機附有音箱,有共鳴擴音效果。
摩斯收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
功能用途:
將摩斯電碼轉成波紋,收報時紙帶經本裝置之墨筆劃出波紋,波紋以長、短線條表示,本摩斯收報機用收報端,由打出之紙帶來判定收報內容。
特色:
紙條前進係靠彈簧帶動齒輪,其紙帶收藏於抽屜內。
摩斯雙電鍵人工發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20
功能用途:
送出正負雙極電流,作為摩斯人工發報電鍵。
特色:
雙電鍵接觸點多發報效果佳,能送出正負雙極電流。
摩斯發報電鍵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40
功能用途:
摩斯發報電鍵設有彈片,按下電鍵時可自動連續發出滴(DOT)信號,以按鍵時間長短,控制滴(DOT)之點數,以人工按壓專用電鍵來發電報。
特色:
發報速度比一般電鍵快且省力。 一般電鍵是以中食指向下按電鍵發報,本機則是用姆指及食指左右壓電鍵發報。
傳統型歐洲式直鍵電鍵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本文物是摩斯電碼人工發訊的主要工具,這型電鍵是典型的歐洲式直鍵,它是最古老、最簡單和傳統電鍵。
特色:
本文物具有堅固的外觀,操縱桿是由黃銅製成,比較粗厚,拉力彈簧的彈力和接觸點的間距均為可調式,間距越小發報速度越快。操作鈕成半圓型,按鍵方式是以姆指、食指和中指緊握操作鈕,手腕和前臂幾乎水平,且無支撐。此型電鍵最大缺點為報務員長期打電報會造成前臂重複性拉傷。
摩斯西電電鍵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30
功能用途:
摩斯西電電鍵(Morse WE Telegraph Key)為美國西電公司於1930年所產製之無線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
特色:
摩斯西電電鍵較一般電鍵輕小,利於攜帶,大多用於軍中及船上。本設備附有開關,以防止收報時誤壓到電鍵。
英文電報用打字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0
功能用途:
報務人員利用本打字機將置於其上面之收報波紋紙條,打成頁面收報電報稿,將收報波紋紙條,打成頁面收報電報,以便送給客戶或儲存。
特色:
節省抄寫電報人力。
摩斯單流電鍵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20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單流電鍵(Morse Sing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日本新興製作所於1920年代所產製之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
特色:
附有開關,以防止收報時誤壓到電鍵。
摩斯單流電鍵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此型單流電鍵(Sing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日本新興製作所於1920年代所產製之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
特色:
附有開關,以防止收報時誤壓到電鍵。
摩斯克利特鍵盤鑿孔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40
功能用途:
摩斯克利特鍵盤鑿孔機按下鍵盤字鍵時,即可在紙條上鑿出相對應之摩斯電碼孔,利用本設備可事先鑿妥電報紙條,再利用自動摩斯發報機發送電報。
特色:
比人工鑿孔,快速且省力。
極小型攜帶用直流電流計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5
功能用途:
控制電流,測試用。
特色:
電流0.02mA~75mA 最大電壓 1.5V,準確度高。
摩斯開路式單工電報電路設備
所在位置:2F
年份:1930
功能用途:
木箱(迴音箱)為電報收報時聚音用,音響器置於木箱內聚音便利收報人員判聽辨識,本開路式單工電報電路設備為電報收報用。
特色:
開路式單工電報音響器具有伸縮臂,便利收報人員拉取迴音箱靠近身體聽取辨識收報內容。
摩斯收發報機(指示器)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9
功能用途:
收、發報時通電指針會移動指示,本指示器用於收、發報雙端,以利了解有無收發報及電路現況。
特色:
早期簡易型電流指示器,指示器置於玻璃罩內具有防塵防濕防銹功能。
搖鈴式投幣公用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6
功能用途:
此型搖鈴式投幣公用電話機屬於磁石式公話機,僅適用於市內電話。公用電話機右側之組件為手搖發電機搖柄。使用磁石式公用電話機發話時,須先旋轉右側發電機之搖桿,產生鈴流告知人工交換總機值機員,值機員確認使用者投幣後配合接線,建立兩端之通話。
特色:
此型搖鈴式投幣公用電話機之收費機制具選幣功能,適用於新台幣五角硬幣,依錢幣大小、重量及材質以機械動作進行篩選。其用於放置錢箱之下機門鎖具特殊結構,錢箱抽離機身後,入幣口即自動關閉,須俟拆除箱蓋鉛封後才能從錢箱內部開啟,具智慧防盜、防弊功能。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屬於撥號盤式公話機,僅適用於市內電話。當使用者要呼叫對方時,投幣後依序撥轉對方電話號碼,公用話機即送出對應的脈波信號,機房內自動交換機識別所收到的脈波信號進行轉接連線,雙方即可通話。撥號時,順時針轉動撥號盤至止撥位置鬆開,撥號盤回轉時產生斷續脈波送至自動交換機接通電話。
特色:
電信局所屬之電信機械修配所於1960年代初期開始自行研發公用電話機;本話機為台灣電信管理局電信修配所以4號電話機為基礎,加裝投幣口及錢箱裝置供民眾使用。民眾撥通電話後投入錢幣啟動通話回路再進行通話,因而稱為後付式公用電話機。此型公話機之收費機制適用於新台幣伍角(較大型)硬幣。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4號後付式公用電話機屬於撥號盤式公話機,僅適用於市內電話。當使用者要呼叫對方時,投幣後依序撥轉對方電話號碼,公用話機即送出對應的脈波信號,機房內自動交換機識別所收到的脈波信號進行轉接連線,雙方即可通話。撥號時,順時針轉動撥號盤至止撥位置鬆開,撥號盤回轉時產生斷續脈波送至自動交換機接通電話。
特色:
電信局所屬之電信機械修配所於1960年代初期開始自行研發公用電話機;本話機為台灣電信管理局電信修配所以4號電話機為基礎,加裝投幣口及錢箱裝置供民眾使用。民眾撥通電話後投入錢幣啟動通話回路再進行通話,因而稱為後付式公用電話機。此型公話機之收費機制適用於新台幣伍角(較大型)硬幣。
TW15(672)型自動投幣式長途撥號公用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75
功能用途:
此型自動投幣式長途撥號公用電話機屬於撥號盤式公話機,適用於市內電話及長途電話直撥。當使用者要呼叫對方時,投幣後依序撥轉對方電話號碼,公用話機即送出對應的脈波信號,機房內自動交換機識別所收到的脈波信號進行轉接連線,雙方即可通話。撥號時,順時針轉動撥號盤至止撥位置鬆開,撥號盤回轉時產生斷續脈波送至自動交換機接通電話。
特色:
此型自動投幣式長途撥號公用電話機之收費機制具選幣功能,有雙投幣口及雙錢道組,適合新台幣一元及五元分開投幣,依錢幣大小、重量及材質以機械動作進行篩選。其用於放置錢箱之下機門鎖具特殊結構,錢箱抽離機身後,入幣口即自動關閉,須俟拆除箱蓋鉛封後才能從錢箱內部開啟,具智慧防盜、防弊功能。
海纜樣品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70
功能用途:
海底用長距離通訊高頻傳輸媒體,使用於跨大洋兩岸數千公里之通訊海纜-深海用或鎧裝外被已去除。
特色:
因使用於海底遠距,為減少衰減量,避免有太多的幫電器裝置,故加大其內外導導之直徑;中心導體為內包鋼絞線,可免實心銅導體集膚效應,亦可增加抗張力。
線徑1.2mm/4.5mm細心同軸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7
功能用途:
高頻用通訊傳輸媒體 當時使用頻率可達12M,2700個音頻電路。本同軸電纜為1969-1981年間使用於台北-基隆之通訊電纜。
特色:
本電纜外被PE,第二層為鉛皮,內、外導體1.2/4.4mm的細心同軸管4管,特性阻抗75歐姆。電纜中附有中心及外在0.9mm對型芯線,可固定、保護同軸管,亦為中間區引出音頻電路及連絡監視等用途。
同軸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5
功能用途:
陸上用中長距離通訊高頻同軸傳輸媒體,使用於台灣-澎湖第一條海纜之兩端陸纜。
特色:
外導體為鋁質,應為基於成本考量。PE外被下有二層鋼帶鎧裝,可用於直埋。本同軸電纜通訊系統建造於1965年交通部與國防部合建並由澎湖再連接至金門。台澎之間陸上有四個幫電器,海上則使用大外徑之內外導體,未使用幫電器。於1990年中斷後放棄,未再修理。
線徑8.4mm/25.4mm海底同軸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5
功能用途:
海上用中長距離通訊高頻同軸傳輸媒體,使用於台灣-澎湖之第一條同軸海纜。
特色:
本同軸電纜通訊系統建造於1965年交通部與國防部合建,並由澎湖再連接至金門。台澎之間陸上有四個幫電器,海上則使用大外徑之內外導體,未使用幫電器。澎湖-金門間使用較細之同軸內外導體,但海中設有5個幫電器。於1990年中斷後放棄,未再修理。
海底同軸電纜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長程長途載波電路用。
特色:
早期為長程通信重要傳輸媒體,目前已被施工方便又便宜的光纖傳輸媒體所取代。
線徑4.0mm/15.7mm海底同軸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7
功能用途:
海上用中長距離通訊高頻同軸傳輸媒體,使用於澎湖-金門之第一條同軸海纜。
特色:
本同軸電纜通訊系統建造於1965年交通部與國防部合建,並由澎湖再連接至金門。台澎之間陸上有四個幫電器,海上則使用大外徑之內外導體,未使用幫電器。澎湖-金門間使用較細之同軸內外導體,但海中設有5個幫電器。於1990年中斷後放棄,未再修理。
0.4mm-2400P紙絕緣鉛包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4
功能用途:
0.4mm-2400P紙絕緣鉛包電纜,是早期市內電話交換局與用戶間之線路用。
特色:
0.4mm -2400 P 紙絕緣星絞鉛包電纜,本電纜導體電阻20度C時應符合標準值為139.0 歐姆/公里,最大值147.5歐姆/公里之範圍。各星絞內每對心線之靜電容量以 1kHz 交流測定時其靜電容量標值為 55nf/KM。
0.5mm-100P紙絕緣鉛包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4
功能用途:
0.5mm-100P紙絕緣鉛包電纜是市內電話交換局與用戶間之線路用。
特色:
紙絕緣鉛皮電纜是最早之國產地下配線電纜,目前已汰換為彩色PE絕緣充修積層被覆(C C P-JF-LAP)市內星紋電纜。
0.4mm-600P-CCP-JF-LAP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2
功能用途:
0.4mm-600P-CCP-JF-LAP電纜是市內電話架空及地下配線電纜用。
特色:
本項0.4mm-600P- CCP-LAP電纜,其材料必備條件:電纜心線導體材料須符合CNS軟銅單電線之規定,PE絕緣體及PE被覆體、電纜心線之導體電阻、絕緣電阻、絕緣耐壓、靜電容量、電容不平銜值及鋁帶遮蔽電阻皆須符合交通部電信總局編訂 "電信技術規範--器材規格"之規定。
鋼帶防蝕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8
功能用途:
鋼帶防蝕電纜是市內電話在山坡地區之架空電纜線路用。
特色:
這種鋼帶防蝕電纜可以防範松鼠、螞蟻或蜂蟲咬傷電纜。
0.4mm-200P-CCP-AP-SS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0.4 mm - 200P -C C P -AP-SS 電纜,線路施工時自持型電纜不必再另行架設鋼絞線,簡化施工作業。係用作市內電話交換局與用戶間之線路用。
特色:
電纜材料必備條件:電纜心線導體材料須符合CNS軟銅單電線之規定,PE絕緣體及PE被覆體、電纜心線之導體電阻、絕緣電阻、絕緣耐壓、靜電容量皆須符合 "電信技術規範--器材規格"之規定。
0.4mm-1200P重遮蔽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78
功能用途:
0.4mm-1200P重遮蔽電纜是市內電話交換局與用戶間電磁干擾嚴重之市內地下幹線電纜線路用。
特色:
0.4mm-1200P重遮蔽電纜,可以防範電力及台鐵電氣化之電磁感應干擾。
0.32mm-4800P-PEF-STP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0
功能用途:
0.32mm-4800P-PEF-STP電纜是市內電話交換局與用戶間之幹線電纜線路用。
特色:
0.32 mm-4800P-PEF - STP小線徑高容量幹線電纜,國內未推廣使用。
HAW-3海纜樣品及黏附鏤刻
所在位置:2F
年份:1975
功能用途:
海底用長距離通訊高頻傳輸媒體。使用於跨太平洋兩岸數千公里之通訊海纜。
特色:
因使用於海底遠距,為減少衰減量,避免有太多的幫電器裝置,故加大其內外導導之直徑;中心導體為內包鋼絞線,可免實心銅導體集膚效應,亦可增加抗張力。
12號保安器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保安器裝設於通信設備之前端,用於保護通信設備免受雷擊或高電壓、高電流之危害,進而保護使用者不受波及。
特色:
早期之保安器,體積大。熔絲及避雷管外露。熔絲為串聯於電路上可防過量電流。避雷管為並聯於電路上,可防過量電壓。
試一號保安器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保安器裝設於通信設備之前端,用於保護通信設備,免受雷擊或高電壓、高電流之危害,進而保護使用者不受波及。
特色:
近正方形外觀。內裝避雷管。避雷管為並聯於電路上,可防過量電壓。
加拿大無線熔絲保安器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保安器裝設於通信設備之前端,用於保護通信設備,免受雷擊或高電壓、高電流之危害,進而保護使用者不受波及。
特色:
近正方形外觀。內裝避雷管。避雷管為並聯於電路上,可防過量電壓。
5對集合保安器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電話用戶密集地區集體線路保安器。
特色:
扁形外觀。內裝熔絲及避雷管。熔絲為串聯於電路上可防過量電流。避雷管為並聯於電路上,可防過量電壓。
海底電纜
所在位置:2F
年份:1930
功能用途:
海底用長距離通訊高頻傳輸媒體,使用於跨太平洋兩岸數千公里之通訊海纜。
特色:
因使用於海底遠距,為減少衰減量,避免有太多的幫電器裝置,故加大其內外導導之直徑;中心導體為內包鋼絞線,可免實心銅導體集膚效應,亦可增加抗張力。
Delvil 磁石式電話牆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50
功能用途:
本型Delvil磁石式電話機為1950年代時台灣地區最流行的機型,其功能、外形及構造均已成熟。使用磁石式電話機發話時,須先旋轉右側發電機之搖桿,產生鈴流告知人工交換總機值機員接線。上方電鈴響鈴時告知用戶接聽來話,下方為供接外線及電池之接點。
特色:
本型磁石式話機將原本分開的送話器及受話器改良整合於同一單體,使用上更加方便,聽筒外觀已相當接近現代的話機,惟本型磁石式話機體積仍大,一般裝於機關或公共場所的牆壁,供民眾使用。
甲655號磁石式電話桌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0
功能用途:
甲655號磁石式電話桌機為日本沖電氣公司之產品,屬晚期的磁石式話機,送受話器已整合成一單體,電鈴收在機殼內,附有接線盒,可連接外線。適合公司行號及機關使用。
特色:
本型磁石式話機結構簡潔,外殼為塑膠材質。使用磁石式電話機發話時,須先旋轉右側發電機之搖桿,產生鈴流告知人工交換總機值機員接線。
攜帶型磁石式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使用磁石式電話機發話時,須先旋轉右側發電機之搖桿,產生鈴流告知人工交換總機值機員接線。本型磁石式電話機方便攜帶,早期供外線查修測試使用,亦可用於臨時需用電話之場所,如室外展場或軍隊野戰活動。
特色:
本型電話機為攜帶型磁石式電話機,附有皮帶提把便於攜帶,電鈴在話機上方,以鐵片蓋住。送話器在機體中央,講話時須靠近送話器大聲通話,受話器掛在左側。
方型磁石式電話桌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29
功能用途:
本方型磁石式電話桌機為日本沖電氣公司之產品,已將送受話器整合成一單體的桌上型磁石式話機,電鈴收在機殼內,附有接線盒,可連接外線。適合家庭、公司行號及機關通信用。
特色:
本型電話機為鐵製外殼,堅固耐用。使用磁石式電話機發話時,須先旋轉右側發電機之搖桿,產生鈴流告知人工交換總機值機員接線。
共電式電話機(原名乙型自動電話)
所在位置:2F
年份:約1960
功能用途:
本共電式電話機為日本沖電氣公司之產品,其通話及振鈴之電流由機房之共電式交換機供應。使用共電式電話機發話時,只要拿起聽筒,機房端總機值機員即可看到亮燈,插塞繩與主叫用戶通話,再接通被叫方電話。適合一般住家、公司行號通信用。
特色:
共電式電話機為繼磁石式電話機後另一種新型人工式話機,因改由機房端供電,客戶端無需加裝電池,故省去電池更換維修之麻煩。使用共電式電話機發話時,不必像磁石式電話機須搖桿發電,使用更方便,結構更輕便。
Solidback 磁石式電話牆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Solidback磁石式電話牆機屬早期的磁石式電話機。送話器在機體中央,講話時須靠近送話器大聲通話,受話器掛在左側,上方有兩個電鈴,值機員呼叫時,送出鈴流使電鈴響鈴告知來話。通常裝於公共場所,供民眾使用。
特色:
本式電話機體形龐大,主要由木材構成,下方箱內裝附1.5Volts電池二個,提供本話機通話電源。使用磁石式電話機發話時,須先旋轉右側發電機之搖桿,產生鈴流告知人工交換總機值機員接線。
(史特勞傑)繼電器測試器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提供史特勞傑式步進制式交換機繼電器測試用。
特色:
可測試繼電器的電氣與物理特性是否符合原設計規範,可依調度表,測試上升與旋轉之動作是否正確,並做適當調校。
Delvil 磁石式電話牆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30
功能用途:
Delvil磁石式電話牆機屬早期的磁石式電話機。送話器在機體中央,講話時須靠近送話器大聲通話,錐形受話器掛在左側,上方有兩個電鈴。早期話機外殼大都為木材,美觀質輕,適合掛於室內牆上,供民眾使用。
特色:
電話發明後,在外型及構造上屢有更替,此型話機在1930至1940年代甚為風行,早期電影中常可見其蹤跡。使用磁石式電話機發話時,須先旋轉右側發電機之搖桿,產生鈴流告知人工交換總機值機員接線。
乙型磁石式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乙型磁石式電話機為日本電氣公司產品,屬早期人工磁石式電話機。本型話機鈴碗與送受話器採分離單體設計,送話器在單體上方,講話時須靠近送話器大聲通話,受話器掛於送話器左側,分離單體上方有兩個電鈴。適合一般住家、公司行號通信用。
特色:
乙型磁石式電話機之鈴碗與送受話器採分離設計。使用磁石式電話機發話時,須先旋轉右側發電機之搖桿,產生鈴流告知人工交換總機值機員接線;值機員呼叫時,送出鈴流使電鈴響鈴告知來話。
4號共電式電話桌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4號共電式電話桌機屬早期人工式電話系統,其通話及振鈴之電流由機房之共電式交換機供應。使用共電式電話機發話時,只要拿起聽筒,機房端總機值機員即可看到亮燈,插塞繩與主叫用戶通話,再接通被叫方電話。適合一般住家、公司行號通信用。
特色:
4號共電式電話機為繼磁石式電話機後另一新型人工式話機,因改由機房端集中供電,客戶端無需加裝電池,故省去電池更換維修之麻煩。使用共電式電話機發話時,不必像磁石式電話機須搖桿發電,使用更方便,結構更輕便。
真珠型Pearl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不詳
功能用途:
撥盤式自動電話機為第一代自動電話機,呼叫對方不需值機員幫忙,只要撥撥號盤上的數字,即可透過機房內的自動交換機的轉接,與對方通話。轉動撥號盤上的數字,送出斷續的脈波信號,如撥「1」,送出一個斷續脈波;撥「5」,則送出五個斷續脈波,此斷續脈波信號送到交換機,交換機據以移動機件,找到被叫方收容位置,再振鈴對方話機,完成電話的接通。
特色:
真珠型Pearl電話機為田村電機公司產品,真珠造型相當特殊。使用撥盤式電話機撥號時,使用者透過標示數字的圓孔順時針方向旋轉撥號盤至止撥位置後釋放,撥號盤回轉時產生斷續脈波,話機即送出對應數目之脈波信號,交換機據以移動機件,找到被叫方收容位置,再振鈴對方話機,當對方提起話筒即接通。
按鈕式電話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0
功能用途:
本按鈕式電話為美國Automatic Electric 公司1980年代之產品。按鈕式自動電話機以高、低頻信號組成 0至9的數字,用戶撥號後,話機將此複頻信號送給機房的交換機,交換機再轉成對應號碼,決定其收容位置後,振鈴被叫用戶。適合一般住家、機關行號通信用。
特色:
本按鈕式電話造型簡潔美觀,底部有旋鈕可調整音量。使用按鈕式電話機撥號時,使用者按壓數字按鍵,電話機即送出對應數字之雙音複頻信號,交換機據以識別電話號碼,找到被叫用戶的收容位置,再振鈴對方話機,當對方提起話筒即接通。
牆掛磁石式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00
功能用途:
本型牆掛磁石式電話機屬早期的磁石式電話機。發話器為長柄式,掛於話機左側,受話器則為裝在機身中央之圓形物,上方有兩個電鈴。通話所需的電流由話機附帶的電池供給,約三個月須更換一次。早期電話數量非常稀少,一般只有政府機關及商家才會裝設。
特色:
牆掛磁石式電話機係包含送受話器之手搖磁石式電話機。使用磁石式人工電話機發話時,須先使勁地旋轉右側發電機之搖桿,利用電磁感應產生電流,產生鈴流告知人工交換總機值機員所要通話對方的名稱,由值機員以塞繩接通雙方。
貝爾發明之電話機模型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全聲頻送(收)話器,本話機可將聲音轉變為電的變化,經由線路傳送至遠方。其作用的原理為,把一塊經過磁化的簧片放在圓形薄膜的中心,此薄膜又放在一塊電磁鐵中,有人講話時,薄膜會振動,並感應出電流變化,傳送至線路的另一端,由相同的話機轉變為聲音。
特色:
貝爾所發明的這型電話機已具備磁石式話機的各項組件及功能,後來商用化的話機基本上都由其演化。
貝爾發明之送受話器模型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加上錐形話筒的送收話器,教學觀摩用。
特色:
此送受話器為電話機的一部份,加上錐形話筒後,已類似早期之聽筒(受話器)。
貝爾發明之液體送受話器模型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貝爾為了有更多的能量傳送語音,將送受話器放在酸液裡,再連接線路傳送及接收語音。 教學觀摩用。
特色:
液體送受話器為貝爾改良電話性能過程的發明。
貝爾發明之液體送受話器模型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貝爾為了有更多的能量傳送語音,將送受話器放在酸液裡,再連接線路傳送及接收語音。教學觀摩用。
特色:
液體送受話器為貝爾改良電話性能過程的發明。
可變電容器 33片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可變電容器是由一組固定的極板及另一組可轉動極板組合而成,藉由調整極板間的有效對應面積來改變其電容值,一般用在收音機、電子儀器、高频信號產生器、通信設備及相關電子設備之調諧電路使用。此為早期大功率無線電通信台,如海岸電台超短波電台等使用零件。
特色:
固定極板16片、可同軸同步旋轉極板17片。
可變電容器 31X2 23X2 連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可變電容器是由一組固定的極板及另一組可轉動極板組合而成,藉由調整極板間的有效對應面積來改變其電容值,一般用在收音機、電子儀器、高频信號產生器、通信設備及相關電子設備之調諧電路使用。此為早期大功率無線電通信台,如海岸電台超短波電台等使用零件。
特色:
分成二組,每組各為31片及23片,可以同軸同步旋轉。
同調線圈 8-11Mhz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早期大功率無線電通信台,如海岸電台超短波電台等使用,是振盪、調諧等電路的主要零件。
特色:
為一高頻電感線圈,利用5個固定接點變化電感量。
塞子電阻器 4.4 KΩ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早期大功率無線電通信台,如海岸電台超短波電台等使用,是振盪、調諧、放大等電路的主要零件。
特色:
屬可變電阻器之ㄧ種,利用下部電阻塞子及上部轉動接觸點改變電阻值。
224-2型可變電感器 25mh
所在位置:2F
功能用途:
早期大功率無線電通信台,如海岸電台超短波電台等使用,是振盪、調諧、放大等電路的主要零件。
特色:
為一高頻電感線圈,利用上部滑動接點改變電感量,線圈疏密前後段不同,最大可達25mh電感量。
RCA 6166四極集束功率真空管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本四極集束功率真空管(RCA 6166 Tetrode beam power tube)可作為射頻集束功率放大使用,也可作為振盪管及調幅管使用。早期衛星通信未發達前,海岸電台發射機組常使用此強力放大元件。
特色:
本真空管是同軸電極的結構,有散熱器冷卻裝置,控制柵極和簾柵極輸出接頭比較特殊。最大輸出功率為1000 W (Class C),屏極最高電壓為6900V,工作頻率可達220 Mhz。
833A 三極真空管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本真空管是早期衛星通信未發達前,海岸電台發射機組之強力放大元件,其主要功能係將較低功率之射頻信號採用丙類(Class C)調變放大,將信號提升至3,000瓦特之輸出功率,再經天線強力發射出去,並經由地球上空之電離層反射而將電波傳送至世界各地,其涵蓋範圍可達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以提供航行於各海域之遠洋輪船與台灣本島間之通信聯絡。
特色:
833A 三極真空管是具代表性之強力功率放大三極真空管,.輸出功率達10kW,通常用於功率放大或調變。
TW-511A 三極真空管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本真空管是早期衛星通信未發達前,海岸電台發射機組之強力放大元件,其主要功能係將較低功率之射頻信號採用丙類(Class C)調變放大,將信號提升至3,000瓦特之輸出功率,再經天線強力發射出去,並經由地球上空之電離層反射而將電波傳送至世界各地,其涵蓋範圍可達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以提供航行於各海域之遠洋輪船與台灣本島間之通信聯絡。
特色:
TW-510A 三極真空管是具代表性之強力功率放大三極真空管,輸出功率達10kW,通常用於功率放大。
8127 多極水銀蒸氣真空管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本真空管是早期衛星通信未發達前,海岸電台發射機組之強力放大元件,其主要功能係將較低功率之射頻信號採用丙類(Class C)調變放大,將信號提升至3,000瓦特之輸出功率,再經天線強力發射出去,並經由地球上空之電離層反射而將電波傳送至世界各地,其涵蓋範圍可達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以提供航行於各海域之遠洋輪船與台灣本島間之通信聯絡。
特色:
本真空管為五極管結構,具有陰極、柵極、屏極、簾柵極及抑制柵極等,管內充有水銀蒸氣。
撥盤式自動電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4
功能用途:
撥盤式自動電話機為第一代自動電話機,呼叫對方不需值機員幫忙,只要撥撥號盤上的數字,即可透過機房內的自動交換機的轉接,與對方通話。轉動撥號盤上的數字,送出斷續的脈波信號,如撥「1」,送出一個斷續脈波;撥「5」,則送出五個斷續脈波,此斷續脈波信號送到交換機,交換機據以移動機件,找到被叫方收容位置,再振鈴對方話機,完成電話的接通。
特色:
使用撥盤式自動電話機撥號時,要順時針轉動到底,然後手指迅速退出,撥號盤回轉時產生斷續脈波,每個數字撥號時所耗費的時間均不同。本話機為俞鴻鈞擔任行政院長時,裝設於官邸使用。
陶管(含鑄鐵管,陶瓷方管和鑄鐵管)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0
功能用途:
早期電信地下管道工程使用之材料,可以佈放地下通信電纜。陶管管道內可以佈放地下通信電纜,對電纜的佈放與保護,具有功效。電信管道工程就所用材料與施工方法的演變概可分為「陶管」、「鑄鐵管」、「硬質塑膠管」、「混凝土包護薄質塑膠管」等四種。
特色:
早期的陶管受到塑膠製品的衝擊下,已失去生存的空間,由於塑膠管內光滑摩擦係數低,人孔之間距相對延長,施工省時省力,提高經濟效益。
混凝土管枕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迄今
功能用途:
混凝土管枕(管墊)係利用鋼筋混凝土製成,利用三管、四管以及六管底等組合成各式管種管徑混凝土圍護管道管枕(管墊),佈設PVC管以作為容納電纜佈放空間,供通信傳輸之用。
特色:
混凝土管枕(管墊)利用鋼筋混凝土製成,容易施工,只是其本體較為笨重,搬運不易,而且在搬運或施工過程中,容易因施工人員之疏忽造成破損。
連結式聚乙烯(PE)管枕與填沙用聚乙烯(PE)管枕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3~迄今
功能用途:
1. 連結式聚乙烯(PE)管枕(管墊)係利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為原料,以射出成型製成各組件,再以連結方式組合成各種不同管種管徑排列管道管枕(管墊),供埋設混凝土圍護管道時固定保護管路並保持管與管間隔。 2. 填砂用聚乙烯(PE)管枕(管墊)係利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為原料,採用射出成型加工製造,適用於管道直埋填砂埋設管道工法時保持管與管間隔之用。
特色:
1. 連結式聚乙烯(PE)管枕(管墊)係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製成,並利用其容易包裝與容易組合特色,可組合成各種不同排列之管種及管徑施工。 2. 填砂用聚乙烯(PE)管枕(管墊)係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製成,利用其容易包裝與容易組合特色,可組合成各種不同排列之管種及管徑施工。本工法以填砂代替混凝土施工。
縱橫制交換機出中繼器(C400TA-5LPOGTAU-46941)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出中繼器收容於中繼線鏈架(Trunk Link Frame)和用戶線鏈架(LINE LINK FRAME),由接續標接器(Completing Marker)完成應有的接續。收容在TLF之OGT因與本局用戶直接接續,提供發話用戶通話電流。監視通話路,保持局內接續,並經由通話線或信號線接受受話用戶之應答信號或計次信號予以計次。收容在LLF之OGT係受話彙接中繼用,不直接接入本局用戶,故不需要上述供電、監視和計次功能。
特色:
電路中繼(與其他交換局通話接續用)
CCP-JF電纜接頭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5
功能用途:
CCP-JF電纜接頭是市內配線電纜配線接續使用。
特色:
早期彩色充膠型電纜接續使用,現已為熱縮管取代。
中菲台港越地平微波系統開放通信紀念盤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紀念中菲、台港越地平微波系統開放通信的紀念盤。
特色:
1967年在屏東枋山建設完成台灣-香港間之越地平微波散射電台,開放對香港通信電路,並開啟了台灣國際通信之新紀元;以當時之通信科技,越地平微波傳輸通信系統較短波、超短波電台之品質高出很多,且雜音干擾少,通信可靠性可達百分之99.9,由於品質良好,因此臺港之間電信業務量直線上升。之後,又於1969年在同址建「中菲越地平微波」散射系統,開放臺灣至菲律賓國際通信電路及出租美軍使用。
摩斯自動發報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43
功能用途:
以已鑿妥之摩斯電碼紙條自動發報 (本設備設有速度平穩之直流分激電動馬達,調速分為主調及補調),本設備用途為利用已鑿妥之摩斯電碼紙條自動發報。
特色:
和人工發報比較,發報信號較正確,速度平穩快速 ,且其發報速度調整範圍廣,調整容易。
4號自動電話桌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4號自動電話桌機為撥盤式自動電話機,屬第一代自動電話機。呼叫對方不需值機員幫忙,只要撥撥號盤上的數字,即可透過機房內的自動交換機的轉接,與對方通話。轉動撥號盤上的數字,送出斷續的脈波信號,如撥「1」,送出一個斷續脈波;撥「5」,則送出五個斷續脈波,此斷續脈波信號送到交換機,交換機據以移動機件,找到被叫方收容位置,再振鈴對方話機,完成電話的接通。適合一般住家、機關行號通信用。
特色:
4號電話機在性能及效率上較原用之3號話機有諸多改進,包括:頻率響應較佳,音質清晰,失真少;構造模組化,裝配簡易,調整方便;通話距離增加3至4公里。
500號自動電話桌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50
功能用途:
500號自動電話桌機為撥盤式自動電話機,屬第一代自動電話機。呼叫對方不需值機員幫忙,只要撥撥號盤上的數字,即可透過機房內的自動交換機的轉接,與對方通話。轉動撥號盤上的數字,送出斷續的脈波信號,如撥「1」,送出一個斷續脈波;撥「5」,則送出五個斷續脈波,此斷續脈波信號送到交換機,交換機據以移動機件,找到被叫方收容位置,再振鈴對方話機,完成電話的接通。適合一般住家、機關行號通信用。
特色:
500號話機為繼4號電話機後引進之機型,聽筒較輕,性能更優越,撥號盤為透明塑膠。
600A1RA型自動電話桌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76
功能用途:
本600A1RA型自動電話桌機為日本岩崎通信公司之產品。本型話機為撥盤式自動電話機的末代機型,性能已臻完善,組件簡單耐用,適合一般住家、機關行號通信用。此型電話機之性能比4號型電話機為佳,因而逐漸用以取代4號型電話機。
特色:
相較於4號電話機的機械結構,600A1RA型自動話機內部模組開始引用電子零組件及簡易印刷電路板,除功能增強可靠度提升外,且易於大規模產製。當時台灣有數家廠商生產製造,價格低廉品質優異,後來漸被按鈕式話機取代。
600A1型按鈕式自動電話桌機
所在位置:2F
年份:1983
功能用途:
按鈕式自動電話機以高、低頻信號組成 0至9的數字,用戶使用按鈕式電話機撥號時,話機送出對應數字之雙音複頻信號給機房的交換機,交換機再轉成對應號碼,決定其收容位置後,振鈴對方話機,當對方提起話筒即接通。適合一般住家、機關行號通信用。
特色:
1970至1990年代市內電話快速發展,600號話機為裝設最多的機型。600A1型按鈕電話機之優點包括:使用方便,撥號簡單迅速;撥號正確,故障率低;可配合多功能的新潁服務,如簡速撥號、指定轉接、三方通話等。
UE-851三極真空管
所在位置:2F
年份:1960
功能用途:
本真空管是早期衛星通信未發達前,海岸電台發射機組之強力放大元件,其主要功能係將較低功率之射頻信號採用丙類(Class C)調變放大,將信號提升至3,000瓦特之輸出功率,再經天線強力發射出去,並經由地球上空之電離層反射而將電波傳送至世界各地,其涵蓋範圍可達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以提供航行於各海域之遠洋輪船與台灣本島間之通信聯絡。
特色:
UE-851三極真空管是具代表性之強力功率放大三極真空管,其構造 (1). 陰極:以K表示,用來發射電子。 (2). 柵極:以G表示,用來控制信號輸入。 (3). 屏極:以P表示,用來將載波信號放大輸出。
摩斯電報用音響器
所在位置:2樓展示中
年份:約1930
功能用途:
摩斯電報用音響器將收報音響器裝設於木箱內聚音產生共鳴效果,便利收報人員判聽辨識。
特色:
收報用音響器裝設於木箱內,產生共鳴時更易於辨識。
藏品推薦:
縱橫制交換機縱橫機鍵(C400TA-6LPOGT)
所在位置:2樓展示中
年份:1961~1991
功能用途:
縱橫制交換機鍵由簧片組、縱橫桿及電磁鐵所組成,藉電磁鐵動作使固定簧片與可動簧片接觸,可動簧片於水平側相當點複接成水平路,固定簧片於同一縱列複接成垂直路,二者交接構成通話路。每一縱橫機鍵上水平側由5支水平桿構成10個水平路和20支垂直桿構成20個垂直路組成: (一)水平側有5支水平桿(Horizontal Bar),又稱為選擇桿(Selecting Bar),每一選擇桿20彈簧導針以配合每一垂直單體,另外有10只選擇電磁鐵,其中6只裝在機鍵左側,4只裝在右側,電磁鐵裝在選擇桿上,藉由上下動作形成10個水平路。 (二)由20支垂直單體構成,每一單體包括5支水平桿、保持電磁鐵和10組交接點。主要用於電話交換。
特色:
縱橫機鍵為縱橫制交換機基本機件,亦是縱橫制交換機定名之由來。
藏品推薦:
高氏中文捲筒式電報打字機(MODEL600)
所在位置:2樓展示中
年份:1965
功能用途:
高氏中文捲筒式電報打字機係作為中文發送及接收電報用。
特色:
由於中文電報必須先轉譯成電碼,再用摩斯電碼傳遞, 發報程序相當繁複; 因此,1965年電信局購置了2台高仲芹所發明之中文電報打字機(Chinese character teleprinter) ,分設於臺北及臺南兩報房中試用, 希望對中文電報傳遞之效率有所提升。不過, 由於此種電報打字機發報部分雖可直接打入國字,而收報則必須使用特設之機器電碼, 試用後仍感不便, 故未再繼續推廣使用。
藏品推薦:
20門磁石式牆掛電話交換機
所在位置:2樓展示中
年份:1953
功能用途:
本展品是早期飯店、公司行號當作電話總機用,可收容20用戶6對塞繩,即同時最多只有12用戶能互相通話。當主叫用戶想發話時,搖動磁石式話機之發電機把手產生電流,使主叫用戶在磁石式人工電話交換機相對應之吊牌軛鐵因磁力線作用而吸住吊桿,原被吊桿勾住的吊牌掉下,接線生看到吊牌掉下,以應答塞繩插入主叫用戶對應之閘口,與主叫用戶對話問明被叫用戶號碼後,以呼叫塞繩插入被叫用戶對應之閘口,搖動磁石式人工電話交換機座席之發電機把手產生電流,或扳動振鈴按鍵,被叫用戶磁石式話機響鈴,被叫用戶應答,主、被叫用戶經由應答塞繩、呼叫塞繩連接達成通話。當雙方通話完畢,任何一方再搖動磁石式話機之發電機把手產生電流,使座席上該對塞繩相對應的終話吊牌掉下,接線生看到終話吊牌掉下,即可拆線。由於整個通話過程值機接線生都可以監聽,所以接線生常在無意間知道許多秘密,也因此與用戶之關係非常密切。
特色:
牆掛式,可收容20用戶6對塞繩,即同時最多只有12用戶能互相通話,附有戴頭式雙耳機。
藏品推薦:
摩斯雙流電鍵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27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雙流電鍵(Morse Doub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摩斯雙流電鍵為1927年至1960年代間日本沖電氣公司產品,採單鍵操作,可選擇同時發送給兩個目的地。
特色:
於1930年至1960年間,臺灣大部份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皆藉由摩斯電報機以人工方式收發。軍政情報發報時須先將文字轉譯成密碼,再由收發報員以摩斯電碼傳送,收報時則以手抄代碼再予以解密。
藏品推薦:
摩斯雙流電鍵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年份:1927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雙流電鍵(Morse Doub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摩斯雙流電鍵為1927年至1960年代間日本沖電氣公司產品,採單鍵操作,可選擇同時發送給兩個目的地。
特色:
於1930年至1960年間,臺灣大部份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皆藉由摩斯電報機以人工方式收發。軍政情報發報時須先將文字轉譯成密碼,再由收發報員以摩斯電碼傳送,收報時則以手抄代碼再予以解密。
藏品推薦:
電信技術季刊第2卷第3期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電信技術季刊」為交通部電信總局定期發行之電信技術刊物。電信總局於1950年起發行「台灣電信」月刊,屬綜合性刊物。因技術稿源充沛,乃於1957年改為純技術性之「台灣電信技術季刊」。1981年8月,電信總局為紀念我國電信創設屆滿百年,創刊「電信技術季刊」第1卷第1期。復因當時電信機構調整,台灣電信管理局分成北中南三區管理局,故停刊發行23年之「台灣電信技術季刊」。
特色:
「電信技術季刊」除沿襲「台灣電信技術季刊」發行精神,刊載電信技術、工程、營業、通信及管理等領域之作品外,為提供電信同仁累積經驗、吸收新知及切磋耕耘之園地,更延伸至電信技術理論、電信研究發展、國際上電信新技術規範與標準、電信技術問題與解答、電信技術新書刊之評介及新管理技術等。本期「電信技術季刊」為1983年2月發行之刊物。
藏品推薦:
摩斯雙流電鍵
所在位置:存放於庫房未展示
功能用途:
此型摩斯雙流電鍵(Morse Double Current Telegraph Key)為電報機之主要裝置,以人工按壓電報機之專用電鍵來拍發電報。摩斯雙流電鍵為1927年至1960年代間日本沖電氣公司產品,採單鍵操作,可選擇同時發送給兩個目的地。
特色:
於1930年至1960年間,臺灣大部份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皆藉由摩斯電報機以人工方式收發。軍政情報發報時須先將文字轉譯成密碼,再由收發報員以摩斯電碼傳送,收報時則以手抄代碼再予以解密。